张春晓 丁艳青
入选全国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简称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项目3个、全省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项目3个、全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基地、全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推动构建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体系,即抓住巩固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做好党建与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两大融合,突出思想、价值、实践三项引领,建好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党务骨干、党员先锋四支队伍,强化党委、纪委、党委书记、班子成员、职能部门五方责任,持续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证。
抓住一个根本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巩固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作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强化校院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及时修订完善校院两级议事决策、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靶向推进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重要制度规定“立改废”,推进内设机构、校院二级管理、干部选任、目标管理考核、绩效分配等重大治理改革。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凝心铸魂大学习、真心问计大调研、匠心育人大提升、系心师生大服务“四心”行动,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学校在第一轮江西省“双高”计划建设验收中被认定为“优秀学校”。
做好两大融合
擦亮办学政治底色
与事业发展相融合。学校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整体提升和示范引领相结合,编发《基层党务工作手册》,制定党建工作“三化、四强、五好、六有”标准,开展基层党组织“五星创评”,充分发挥“对标争先”、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在推动工作、凝聚人心、提升队伍素质、促进内涵发展等方面的带动支撑作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工作室和全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建设落地生效,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引领学校全国及省“双高”计划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与中心工作相融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在推进“双高”建设等重大项目中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将“四进、四联、四帮”为载体的“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转化为具体行动清单,引导广大师生在大战大考中成长成才。推进校地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活动,构建乡村振兴红色教育生态圈,推动红色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突出三项引领
坚定师生政治信仰
高擎“航标灯”,突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术、进培训、进头脑“五进润心”行动,组建“交响”“知行”“先锋路桥”“薪火”“青椒”等20余支宣讲队,形成以领导干部带头、优秀党员示范、思政教师专讲、辅导员和学生骨干朋辈引导的多层级、立体式学习宣传工作格局。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经验做法《以“三学”铸魂育人 奋力唱响职教强音》在全省高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
把稳“方向盘”,突出价值引领。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建设,将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融入开学典礼、新生第一课、毕业典礼、学生军训、社会实践等重要环节。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学生心理健康、毕业生就业创业三项服务,用好网络教育、党团社团、榜样带动三种渠道,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见效。学校郭陈圣嘉同学获全省高校“最美大学生”,“八一工匠班”入选全省高校“红色班级”创建试点班级。
画好“同心圆”,突出实践引领。深化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打造集红色培训、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红色教育暨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活动,筑牢思政课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实施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激励和能力提高计划,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立思政课教师包干联系专业课教师的对接协同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心同向同行。学校思政课教师获国家级荣誉1项、省级荣誉20项,培育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8人,“汽车营销”课程成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建好四支队伍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
建好领导班子队伍。规范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支委设置,二级学院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实现全覆盖,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学生党支部“双导师”书记、机关党支部“双负责人”书记比例达100%。
建好高素质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对口援疆县、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队驻点帮扶村、省直机关单位等地进行挂职锻炼。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和校内外交流任职工作力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创新后备干部培养,推选普通职工中的业务骨干到干部岗位进行锻炼,建立后备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动态跟踪机制。
建好党务骨干队伍。优化学校党建职能部门职责定位和分工,选优配强干部职工,建立专职副书记专职统筹协调党建工作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党务干部年度轮训、专题培训和新任职培训,有计划选派党务骨干开展内外交流,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建好党员先锋队伍。在教师党员中持续开展“创先争优”“三亮三明”“岗位示范”等先锋主题活动,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先锋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亮牌践诺。学校涌现“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江西省能工巧匠”等身边榜样。
落实五方责任
强化主体政治担当
完善协同推进机制促落实。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分工及责任清单,形成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基层党组织和各部门落实责任的“五责联动”协同推进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总支贯彻落实、党支部具体执行、党员带头示范、师生积极参与的上下贯通运行格局。
完善督导检查机制促提升。用好党内政治生活会、党建例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党建工作调研交流等载体,建立台账清单式年度党建重点工作动态督导、基础工作常态检查机制,强化“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落实书记政治谈话制度,建立定期把脉问诊找症结、对症下药开良方常态长效检查整改机制。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促担当。加强明责、履责、尽责闭环管理,围绕党委“六个过硬”、党总支“五个到位”、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要求,更新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完善量化考核评分细则,开展分级分类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优评先、干部选用、工作成效评价的首要依据。
学校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创建好新时代“开路先锋”党建特色品牌,凝心聚力,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职教力量。
(图片由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