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舒海军
近日,记者来到宜春钽铌矿露天采矿现场,只见挖掘机、运输机正有序施工,一片繁忙景象。
“矿车开采定点定量,全部实现智慧化调度。”宜春钽铌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锋指着采矿区说道,矿车作业情况全都实时显示在公司智慧调度中心的三维可视化管控系统,利用这套系统,调度员可以进行远程精准调度。
宜春钽铌矿始建于1970年,已有53年矿龄,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是亚洲主要的钽铌锂原料供应基地。“传统开采方式,采矿成本较高,人员作业环境较差,安全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些痛点,公司自2020年开始实施智能化改造。”李金锋说。
“智能化改造主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提升装备及技术水平,二是提升管理智慧化水平。”李金锋介绍,围绕提升装备及技术水平,宜春钽铌矿陆续实现了矿车智能化调度、电机车无人驾驶、钽铌矿摇床智能控制、磨矿过程智能控制、物流智能管理等生产工序的全自主运行,逐步实现由人控到智控的转变。
在提升管理智慧化水平方面,宜春钽铌矿搭建了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对矿区主要设备的集中远程操控。运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以自动提取的生产数据为基础支撑搭建“管理一张图”,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生产全流程的相关指标数据,为矿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搭建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物流等三大平台。数字化转型推动矿区生产经营管理流程深度再造,极大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率。”李金锋介绍,智能化改造后,公司生产数据指标和设备运行参数数字化率超90%,设备运转率提高4.6%,原矿入选品位波动率下降约18%,锂云母回收率提高10%以上,电机车运矿装载系数提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