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渡口舟横今犹在

——从《长征第一渡》看赣州红色旅游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通讯员 肖章荣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春 蒋少征 焦俊杰

  1月的于都河,碧水清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耸立,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曾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赣州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此浴血坚持。这里留下了许多气贯长虹、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孕育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红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

  时光流转,岁月更替。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红色资源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成为这片红土地上的人们孜孜不倦日夜求索的课题。近年来,赣州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神内涵,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旅精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全国基因传承示范区,变红色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谱写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文艺精品 浸润心灵

  “你等过人吗?等了多久?你等的人,他回来了吗?”随着舞台大幕开启,一位提着马灯的老人佝偻着身子,发出震撼人心的灵魂之问。1月10日晚,于都县长征大剧院内,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长征第一渡》上演,在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精彩的战斗场面中,回望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讲述波澜壮阔的长征故事。

  红色故事打动人,革命信念滋养人。“太震撼了,太好看了”“故事很感人,场面很逼真”……很多看完演出的年轻人在网络平台上分享感受、倾情推荐,尽显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自2023年3月首映以来,该剧已演出186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12万余人次参观。

  欣喜的是,《长征第一渡》的上演,极大带动了于都红色旅游、红色培训发展,实现从“过境游”到“过夜游”的快速转变,激发红色旅游强劲活力。该县新长征宾馆十分火爆,2023年1月9日投入使用以来,接待量已超67万人次,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2023年,该县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84.2亿元,增长28.3%。

  “《长征第一渡》好评如潮、深受欢迎,让我们感受到了红色故事旺盛的生命力。”该剧导演肖向荣介绍,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打造好、运营好《长征第一渡》,对剧院和剧目进行优化提升,让《长征第一渡》真正“留得住、传得开”,让长征精神激励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几年,赣州市好戏连台,以红色故事为题材创作的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等红色文艺作品不断推出。得益于持续推进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工程,该市狠抓红色题材剧目创作生产与演出传播,聚力打造了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红色精品剧目,不断满足游客对红色文化创新性叙述表达的渴求。

  革命旧址 再绽芳华

  3.94万平方公里的赣南大地,1080处革命旧址点缀其中,45366件馆藏文物光耀青史……在赣南,红色旧址星罗棋布,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已成为各地共识。

  走进宁都小布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群,古朴庄重的革命旧址与生态宜居的秀美村庄交相辉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我们坚持革命文物保护与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红色旧址群,将小布镇打造成集红培、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景区。”宁都县博物馆馆长郭跃峰说。

  在寻乌,该县以毛泽东同志在寻乌的革命足迹为主线,重点实施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圳下战斗旧址、罗塘谈判旧址、罗福嶂会议旧址等“一馆七址”项目,红色旧址焕然一新。石城县深入挖掘少共国际师历史,投入资金1200万元,还原小松镇丹溪村红军兵站、红军医务室等红色旧址,打造业态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综合体。

  为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赣州市按照“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启动编制《赣州市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成立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开展红色资源调研普查,加强革命旧居旧址保护,推进革命旧居旧址保护法治化。

  赣州市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重点打造了瑞金市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展示园、长征历史步道瑞金-于都示范段等一批展示项目,成为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

  仲冬时节,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内,革命旧址规整肃穆,不少游客正在参观。在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旧址,游客通过摄像头和AR合成技术将照片合成一张“一苏大”代表证;在“穿越苏维埃”裸眼3D技术影院,游客沉浸式感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和长征出发的历史场景。

  创新不止于此。在兴国县红兴谷研学基地,走长征步道、玩真人CS对战参观军工智慧馆等一系列新玩法备受游客欢迎;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将红色经典故事和英雄事迹打造成一系列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至今已接待游客逾300万人次。

  “以往,红色旅游仅停留于看红色旧址,存在感染力不足等问题。现在,各地通过现代化技术,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推出一批网红打卡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让红色故事更加全面、立体、生动。”上犹县文广新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付斐说。

  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赣州市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将红色文化与特色旅游资源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推介,认真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助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为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赣州市集中力量于瑞金、兴国、于都红色片区,按照“突出重点、打造龙头,一县一品、错位互补”定位,唱响“共和国摇篮”“苏区干部好作风”“长征集结出发地”等红色品牌,让赣州成为红色旅游的热土。

  记者手记

  红色,是赣州最鲜明的底色,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在这里俯拾皆是。随着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红色故事次第“出圈”,红色旅游的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

  近年来,赣州市在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深入挖掘红色故事,盘活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丰富红色旅游新业态。另一方面,加大“引客入赣”力度,优化“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开展系列推介活动,向全国展示红色旅游资源和品牌形象。

  从赣州发掘红色文化内涵的实践中可以发现,红色文化不是刻板的、僵硬的,而是鲜活的、生动的。赣州市深植红色文化沃土,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伟力,在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中,将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看南城县麻姑米如何走好产业化之路
~~~——从《长征第一渡》看赣州红色旅游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专题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艺术
“链”上一粒米
渡口舟横今犹在
果蔬变身“工艺品”
新干打造外贸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