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卞 晔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回望2023年,这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西提出“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赋予江西改革发展新定位、新使命,同时对江西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寄予殷切希望,为新时代江西全面深化改革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这是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的一年。全省紧紧围绕“两年重点突破”目标,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强力推进6项重点改革,进一步树立“改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凝聚起全省上下改革攻坚、探索创新的共识共为。
这是系统集成、深化提升的一年。充分发挥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提速提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基础持续夯实,江西在改革深水区奋楫向前。
一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谋势而动、乘势而上,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赣鄱大地处处飘展起改革潮涌、活力激荡的如画红旗。
把牢正确航向,改革步伐坚定铿锵
方向正确,方能行稳致远。
一年来,省委深改委紧跟中央步伐,结合江西实际,准确把握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以身教者从。省委书记尹弘切实履行全面深化改革第一责任人职责,不仅抓方向思路,更抓重点问题、关键环节,研究部署改革重点突破工作,领衔推进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市县和开发区调研推动改革落实。省长叶建春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省委深改委成员亲自抓、带头干、示范做,22项领衔推进重大改革项目全部结项,改革“头雁”作用充分体现。
省委深改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中央改革决策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中蕴含的改革思想和实践要求,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责任书”“时间表”“施工图”。
一年来,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13个改革文件,听取6项重点改革工作汇报,省级层面部署的195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对中央和省委制定的改革文件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式调研,启用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综合管理平台,动态掌握各项工作进展,紧盯各项改革落实落地。
改革破题,典型引路。全省112个基层探索项目和45个省直部门推广项目成效明显,推出了一批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的改革经验,发挥了改革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改革由“一地一域”向“燎原成势”拓展。
强化问题导向,重点领域破冰前行
2023年10月9日,在未新增工业用地的前提下,连冠胶粘新材料项目在抚州市东乡经开区的永冠新材料产业园正式投产。预计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这是东乡经开区发力“开发区+主题产业园”改革结出的又一硕果。
哪里有瓶颈制约,改革“靶点”就定在哪里。
一年来,我省在省级层面聚焦改革难点堵点焦点,着力推进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等6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集中力量抓好一批支柱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我省出台《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厘清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制度和市场化运营机制改革,完善“管委会+公司”等运营模式,健全产业升级促进机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凸显。
营商环境改革迈出新步伐。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一次不跑”“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实现全覆盖,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2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安静期”“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在江西全面落实。
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释放新动能。出台《江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引进优质职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头部培训机构专项行动,全省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7个,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此外,我省还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投资贸易便利化、科技金融等改革项目上取得显著进展。重点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犹如“一池春水”被激活,为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带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聚焦目标导向,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2023年,全省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用改革的办法为发展添动能。
——聚焦产业升级战略,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创新“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获批建设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
——聚焦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运用机制,深入实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和项目建设“四大攻坚行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整合升级政府融资平台,探索地方政府资产入市;深入推进消费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促进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聚焦科教强省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科教体系。探索“赛马争先”“首席科学家制”,全省新增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省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启动建设;出台“引培生”试点、博士后“九条”、青年科技人才“九条”等系列人才政策,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新高;县域义务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效明显。
——聚焦省会引领战略,加快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实施“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构建以省会为引领、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带动、东西城市群为两翼、县域经济为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全省区域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均衡。
——聚焦治理强基战略,纵深推进党建制度改革。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推进社区网格“多网合一”,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抓实产业链党建改革试点;深化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应用,完善“风腐同查”工作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坚持民生导向,改革红利惠及百姓
“儿女在外务工,我们老两口平时做饭也不方便。现在花3块钱就能吃到不错的饭菜,小孩子还可以在这里玩游戏、做作业。”说起村里的“一老一小幸福院”,遂川县衙前镇塅尾村村民彭义梅赞不绝口。
2023年,遂川县以列入全省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和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县为契机,着力打造村级“一老一小幸福院”和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这是我省通过改革提升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水平的一个具体体现。
改革,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千家万户。
我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健康、养老、文化等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改革,以改革的大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在乡村,改革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我省启动农村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98.45%的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打造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全面实施帮扶产业项目“四个一批”行动;全省宜居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达92%,连续5年获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激励表彰。
在省内异地,改革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建设体现江西特色的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赣州市、抚州市等入选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取消参保人员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实现省内就医无异地;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上饶市等在国家评估中获评优秀,赣州市获评全国DIP示范点。
在养老院,改革让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深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我省各类养老点位覆盖率居全国第一方阵;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养老和医疗融合发展机制,开展农村“一老一小”服务资源配置改革试点,全面推行特困失能老人县级集中照护模式,有效提升养老兜底保障能力。
改革无止境,砥砺再出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上下将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按照省委“大抓落实年”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真抓实干,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