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浮梁讯 (全媒体记者李政昊 通讯员黄湘国)美丽整洁的庭院、干净笔直的村道……初春时节,走进景德镇市浮梁县鹅湖镇潘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绿、净、美”的乡村画卷。村民戴明感慨:“通过宅改,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归属感、幸福感满满。”
潘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浮梁县推进宅改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17个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县之一, 2023年以来,浮梁县按照“管改统筹、点面结合、梯度推进”的思路,努力在“退”上下功夫、在“整”上出成效、在“用”上见收益,走出了一条“环境优美、邻里和谐、资源聚集、集体增效、农民增收”的宅改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该县完成6.2万户的宅基地资格权户认定,依法查处违规违法建房行为167宗,完成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7.38万宗;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在“赣服通”上线试运行,为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掌上”报建服务;对全县143个行政村进行了精准分类,按“多规合一”要求,已完成51个试点村庄的规划编制;2023年新增全县宅改试点140个,打造28个颇具特色的宅改“亮点”村庄。
浮梁县是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该县采用“宅改+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用好用活退出的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文创基地等。王港乡港口村充分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创办“梦里水乡旅游公司”,打造“七星港湾”“锦泰文化营地”等网红打卡点,2023年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40余万元,带动村民年增收200余万元。湘湖镇利用地处景德镇近郊优势,实施“老屋唤醒”行动,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以陶艺创作为主的文创基地,目前已吸纳300余名“景漂”入驻开办陶艺作坊。蛟潭镇琅溪村是中共河西县委旧址,红色资源丰富,该村结合宅改全力打造乡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成功为乡村振兴蓄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