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客家年

  2024年春节期间,宁都县举办了“点亮中国灯·江西省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展演展示暨来赣州过客家年·宁都非遗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其中,来自11个国家的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了一场客家文旅盛宴。

  正月初六一大早,来自俄罗斯的阿图(中文名)来到了翠微广场,参加赣闽粤非遗民俗踏街活动。他跟随民俗表演队走街串巷,感受客家人欢度新春佳节的热情。“走了好几条街,一点不觉得累。”阿图用流利的中文说,“表演很精彩,那些灯和轿子,特别有意思。”

  夜幕降临,在广场大舞台上,演员们在夜色与灯光里,演绎出一场“客家图画”。宁都的《南云竹篙火龙》《曾坊桥帮灯》等本地表演,融合了喜庆和玄幻之美,寄托着客家人的美好愿望。据了解,宁都傩戏是古傩在赣南的唯一遗存,采茶戏、割鸡担灯、竹篙火龙、桥帮灯等被列入省级、市级非遗名录。

  “它像中国古代的灯盏,吃起来松脆爽口,还有葱油的香味。”活动现场的宁都非遗美食灯盏糕,引起了阿图的兴趣。宁都县是美食之乡,宁都传统名菜,属赣菜系赣州菜一支,大块鱼、三杯鸡、擂砵空心菜都给外国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宁都县小布镇的客家擂茶远近闻名,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多味、醇厚,还有茶的清香。”来自塞拉利昂的熊猫(中文名)赞叹擂茶美味的同时,了解到擂茶还有防风祛寒、生津止渴、开胃健脾等功效,“我都喝撑了,客家人真热情。”

  小布镇万寿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春节期间,万寿宫古戏台上演采茶戏,男女老少聚台下,看戏听曲。当地乡村大舞台还进行了民俗文化表演,马灯、龙灯、八卦太极、剑术表演……熊猫(中文名)走上舞台,打起了中国醉拳,体验走马灯、打糍粑、打肉丸等活动,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和年味。

  宁都长胜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古色古香的传承空间里,来自摩洛哥的艾雅荷(中文名)、老挝的程颜(中文名),体验了制陶的乐趣。“我们在电视上看过制作陶瓷的场景,今天现场体验感觉非常好。”两名留学生赞叹不已,“从选择陶土到制坯,再到成型烧制,都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真是太不容易了。”

  据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宁都被誉为“客家祖地”和“客家民俗文化之乡”,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客家遗存丰富。这些非遗民俗,是宁都人的文化基因,也是客家人共同的根和魂。(胡 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专题
   第10版:专题
我省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党建引领下活就业“棋”
图片新闻
宁都:送岗下乡促就业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乐平水利建设推动城市嬗变
“流水e贷”推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外国游客沉浸式体验客家年
干群同心齐发力 破冰铲雪保畅通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关于正邦系列债权资产的处置公告
消除安全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