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璋
4月24日,记者从“全面建设‘六个民政’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民政作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全省民政系统全面推进法治民政、智慧民政、温暖民政、专业民政、勤廉民政、安全民政等“六个民政”建设,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交出了优异的“民政答卷”。
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两大体系”日益健全。在养老服务方面,出台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发布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构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相衔接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实现街道和城关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2023年新增52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总数达到470家,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3万张、总数达到2.2万张,完成1.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为8.2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此外,全面推进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改革试点。
在儿童福利方面,将所有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助学助医保障,9997名重点儿童纳入“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全面完成设区市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所有机构抚养的孤弃儿童全部集中到设区市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
困难群众、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三类群体”全面保障。去年,低保、特困实现连续17年提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将357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保障低保对象175.3万人、特困人员13.9万人,实施专项救助88.6万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惠及49.1万名困难残疾人和47.9万名重度残疾人。2.16万名困难重度失能残疾人享受居家照护、日间照料和机构托养等服务。
今年,省民政厅将奋力推进“六个民政”建设,大力开展“三大行动”,拓展“三项业务”,狠抓“三大领域”,强化“五大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开展“三大行动”,推进老龄和养老事业产业发展。开展养老服务提质升级行动,着力兜底线、保基本、扩供给、提质量,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58%;开展银发经济创新发展行动,完善规划用地、设施场所、财税金融、人才队伍等要素保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开展老年社会参与扩面行动,以社区为单位建立“银发”资源清单。梳理群众需求清单,深入开展“赣鄱红——老有所为行动”,推动构建省市县乡村城乡老年大学体系。
拓展“三项业务”,满足多层次基本民生保障需求。拓展困难群众保障,按照分层分类方法要求,推动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救助扩围、提质、增效。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信息监测,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全面推行急难发生地临时救助,积极发展服务型救助;拓展赣鄱慈善事业,加快惠民慈善、创新慈善、阳光慈善、全民慈善品牌建设,创新线上线下募捐机制。2024年全省慈善捐赠体量增长超20%,慈善组织数量增长超10%;拓展福彩公益事业,加强渠道建设,增加优质站点,持续开拓福彩新业态。
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将积极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稳岗就业等中心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全面推广“请客不随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