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人的爱心接力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吕玉玺

  “我今年已经78岁,老伴也80岁了,现在照顾哥哥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和孙子。孩子们都很孝顺,一直把我哥哥当成一家人,从来没有变过。”4月23日,记者见到潘员香时,她正和儿子涂天永一块,帮着90岁的哥哥杨龙华擦洗身体。

  潘员香是贵溪市流口镇板桥村一名普通妇女,母亲临终前一句“帮忙照顾好兄长”的嘱托,她践行了60年。在漫长的岁月里,她用柔弱之躯,和丈夫涂高发一块担负起照顾残疾哥哥的重担,演绎了一曲人间大爱。

  “母亲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因为哥哥不仅是聋哑人,还有智力障碍。”1964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刚结婚不久的潘员香就把杨龙华接到了家里,这一住就是60年。

  结婚后,潘员香先后生养了六个子女,加上哥哥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经济条件一直不好。但是不管生活有多艰难,她和家人都没有放弃对杨龙华的照顾。潘员香谨记母亲嘱托,从一日三餐到日常护理,无微不至地关心杨龙华的生活起居。在潘员香的精心照料下,杨龙华的身体状况良好,也时常帮助家里做些简单的家务。

  看到年岁渐长的潘员香夫妇依旧日复一日地照顾兄长,邻里多次劝她将兄长送至敬老院,但都被拒绝。她说:“一起生活了60多年,加上他自理能力差,我们舍不得!我既然答应了母亲,就一定要说到做到。”

  良好家风,引领着晚辈向上向善。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涂天永和妻子今年就留在家乡找事做。“主要是为了方便照顾舅舅。舅舅年纪大了,生病去医院都要有人陪着。”

  家风有传承,长辈们的亲情厚爱也传递到了下一代,潘员香25岁的孙子涂志峥同样对杨龙华照顾有加。“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就帮舅爷爷刮胡子、剪指甲,经常帮助他洗澡换衣服。看到爷爷奶奶轻松了,我心里也会有小小的满足感。”涂志峥说,爷爷奶奶是他孝老敬老的榜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区域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公益广告
   第11版:三农
   第12版:资讯
让“养老”变“享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初夏田园美
三代人的爱心接力
青山湖区民营大道“断头路”打通
丰城一教师急救溺水儿童
搜救17小时
兴国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