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赣南师大创新打造“苏区红”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激活“大思政课”新生态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芳

  前不久,原苏区所在地和长征沿线17所高校的代表齐聚赣南师范大学,共同启动“新长征·再出发”红色走读活动。活动展示了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资源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成果,也标志着“我为红色展馆画地图”数字思政创新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赣南师范大学地处原中央苏区,办学60余年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2021年,学校着手打造“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建好‘大思政课’要善用数字技术,需要以大平台汇集大资源,以大资源支撑大思政。”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民介绍说,“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激活了“大思政课”新生态,成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新阵地。

  构建数字化思政“大课堂”

  “同志们,我们革命我们斗争,我们流血我们牺牲不就是因为孩子吗……”近日,赣南师大学生团队把“红色走读”的收获拍成了一段《长征路上的三十位女兵》视频短片,上传至“苏区红”数字资源库后,很快获得了可观的播放量。来自各方的收看和点赞,让团队成员大受鼓舞。

  既是红色文化资源集成大厅,也是在线学习平台。学生登录“苏区红”数字资源库,不但可以获得AI课程推荐和自己的成长画像,系统还支持实地开展的红色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互认,贯通思政小课堂和实践大课堂。

  “校内外思政育人元素通过‘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显示出来、传播出去,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了学生爱上思政课、创作思政内容的热情。”学校学工处副处长张小青说。

  当数字技术遇上大思政,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大数据等技术,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灵动,“抬头率”和“点头率”自然高了起来。

  打造数字化红色资源平台

  近日,学校“红色记忆”专项调研队实地走访古田会议纪念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等地后,将收集到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标语、红色歌曲等万余条红色资源上传至“苏区红”数字资源库,进一步充实了资源库的内容。

  据了解,截至目前,“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拥有各类图文资源6万余个,活跃用户2万余人,点击量突破1200万次。已建成红色课堂、红色记忆、红色艺术、红色走读、红色研究五大类资源,集合了资源存储、在线学习、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功能。一方面通过移动端推动大学生将学习红色文化变为指尖上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图谱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提供丰富资源。

  当数字化技术“撞”上思政课,思政课的“触角”更宽广了,思政课的“根系”更下沉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区红”数字资源库全部由该校“鸿源”数字思政创新研究中心的师生们自主研发。资源库开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多学科交叉育人的生动实践。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第二批“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立项结果,该校申报的“苏区红”数字资源库获批重点项目。

  为红色展馆画数字地图

  “身处历史事件发生地,听完红色故事,再拿出手机点开红色展馆资源图谱了解更多延伸内容,我对这段红色历史的感悟更立体了。”5月11日,学校瑞金班的同学们来到二苏大旧址,利用“苏区红”数字资源库中的数字地图,配合现场参观,红色历史更加入脑入心。

  依托“苏区红”数字资源库,学校积极实施“我为红色展馆画数字地图”行动:为原中央苏区各红色展馆绘制数字地图,集VR、数字三维实景参观等内容于一体,红色展馆里的视频、图像和文本信息等均转化为资源库的内容,链接红色展馆,创建“云游”场域和“云端”课堂。

  “学校打造的‘我为红色展馆画数字地图’行动,能让我们线上线下,随时随地接受红色精神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生动有意义的思政课。”受访的学生纷纷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来自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观察
赣南师大创新打造“苏区红”数字资源库~~~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综合
   第12版:专题
亚欧新活力 江西新机遇
数字化激活“大思政课”新生态
一池荷花迎客来
奉献爱心 点燃“生命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