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农场展现大作为

  鄢飞飞 本报全媒体记者 康春华

  7月28日,记者走进南昌市新建区溪霞镇溪霞村德胜坊家庭农场葡萄园,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进入成熟季后,果农抢抓晴好天气采摘、分拣、装运葡萄,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农场种植了夏黑、蓝宝石、阳光玫瑰、浪漫红颜四个品种,目前正是蓝宝石大量上市之时,打电话订购和预约采摘的人络绎不绝。”德胜坊家庭农场负责人方友清喜笑颜开。

  2013年,在沿海从事贸易的方友清返乡创业,开办了家庭农场,从事葡萄、莲子、水稻种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农场经营规模已扩展到300多亩,去年净收入达到30万元。

  据了解,新建区现有家庭农场1767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2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69家。

  眼下,早稻抢收进入尾声。在联圩镇下堡村闵家村小组,47岁的闵金财指挥着收割机在金色稻田间来回穿梭,将稻穗转化为丰收的喜悦。2017年,他和妻子一起创业,以“种植+养殖”的模式开办了南昌市英龙家庭农场,种植了200多亩水稻,养殖了30亩水面的四大家鱼。

  “今年是个丰收年,早稻亩产量达到1200多斤,比去年增长了10%。”闵金财告诉记者,以前“种田靠天”,现在“靠科技种田”。在家庭农场的库房内,两架农用无人机格外显眼。闵金财说,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机械,无人机作业速度快、植保效率高、防治成本低,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如今,随着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农场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广家庭农场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时把家庭农场经营者列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点对象,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家庭农场主,不断擦亮新建区农业产业品牌。”新建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2024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省城
   第09版:聚焦
   第10版:品鉴
   第11版:公告
   第12版:资讯·公告
南昌以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落地成金”
以法护航,一流环境促发展
进贤青年人才驿站助力引才
小农场展现大作为
以法治力量提升城市“颜值”
高温下的坚守……
采摘尝鲜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