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 杨凤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于改革的认识至关重要,一言以蔽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这其中有两层意蕴,一是从眼前看,不搞改革就无法摆脱当年贫困落后的面貌;二是从长远看,用他的话说就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同志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实现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认识改革,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明确了一以贯之的立场和原则。
改革在中国始终围绕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而展开,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同志复出后开始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对此,他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从思索社会主义优越性破题。思索的结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于创造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的生产力发展和更好的民众生活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某些治国理念、路线和方针政策,这就是改革,“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认识,鲜明地回答了中国要实行什么样的改革这一原则问题。
改革开放作为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公式或成熟的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但这并非意味着信马由缰,实际上,邓小平同志在改革方法论方面有着极富时代特色的内容。比如,把解放思想、“摸着石头过河”、大胆闯大胆试与稳步推进、及时总结经验结合起来;把“鼓励先行先试”和“不争论”“允许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有领导有计划地推进改革结合起来;等等。
进入新时代,在邓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改革方法论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方法论,尤其是在正确处理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改革方法论上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