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郭建宁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紧密相连、一体推进的。

  事非经历不知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十年内乱后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到中国式现代化,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他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之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标识性概念,有力推进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开创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同志常用“小康之家”“小康社会”这样富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彰显中国特色的话语来指代“中国式现代化”。这种表述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小康社会”的提法让老百姓可感可知可行;二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第一个一百年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摆脱贫困到达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中国式的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三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典范。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我们要学习好落实好全会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谱写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聚焦九江“三大攻坚行动”
   第05版:聚焦九江“三大攻坚行动”
   第06版:红谷滩
   第07版:安义
   第08版:向新前行 立而有责
   第09版:新论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的改革观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
邓小平与经济特区工业化深化
邓小平的“出现”及其伟大意义
邓小平对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基本框架构建的开创性贡献
邓小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