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海峰
从儿时起,电影《红色娘子军》就深深镌刻在记忆中。
每当看到影片中女战士们高唱着“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在烽火中开启娘子军光荣历史的一个个画面时,到海南去探寻电影背后真实的红色娘子军故事,成了我的一个夙愿。
今年初夏,我终于如愿来到位于琼海市嘉积镇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我要去探寻当年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百余名女战士,冲破封建束缚走出闺房、剪掉长辫、扔掉裹脚布、穿上军装、喋血沙场的初心。
我要去聆听这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第一个成建制的、完整的女兵战斗连队,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奏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一段动人乐章。
云在五指山间聚拢。日头升高,一团云飘落下来,轻纱一般笼着山下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阳光下,仰望由竹笠、军号、和平鸽、砸断的锁链组成的娘子军战士巨型雕塑,红色娘子军成立的场景渐渐清晰。
1931年5月1日,琼崖革命史上的传奇之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赤赤乡内园村诞生了。在雄壮嘹亮的军号声中,这百余名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女战士异口同声喊出了“坚决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入伍誓词。
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后来回忆:“在琼崖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时期,琼崖妇女强烈要求参加红军,拿枪上前线杀敌。琼崖特委决定成立女子军特务连。”
女子军特务连采取三三建制,全连有3个排,每排3个班。连长庞琼花(后为冯增敏)、指导员王时香。全连103人,划归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建制。第一任连长庞琼花,第二任连长冯增敏。1932年春末,女子军特务连又扩建了第二连,两个连加起来实有140人。
1956年,海南军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刘文韶,在挖掘琼崖纵队光荣历史时,被《琼崖纵队战史》里的一句话吸引:“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的前身)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廿二人。”后来,刘文韶创作了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
196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娘子军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影片一经上映就风靡全国,创下全中国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此后,文艺工作者又相继以芭蕾舞剧、现代京剧、交响组曲、电视连续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将红色娘子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搬上了舞台、荧屏。
那么,《红色娘子军》原型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电影《红色娘子军》编剧梁信曾这样说:“主人公不求一人自传体,不采自一人,而是由几位人物‘合成’的。”
走近真实的红色娘子军,要讲述的太多太多……
《红色娘子军》中的男主角、娘子军连指导员“洪常青”的历史原型,来自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王文明、女子军特务连隶属的红三团团长兼党委书记王天骏、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师长王文宇。“吴琼花”的历史原型主要来源于第二任连长冯增敏,名字是从首任连长庞琼花的名字衍化而来。“南霸天”的历史原型是乐会县“剿共”总指挥陈贵苑和国民党民团中队长冯朝天。
作为一个战斗整体,女子军特务连战斗历程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从诞生那天起,指战员们以瘦小孱弱的身躯,列阵于琼崖红军的战斗序列,经受血与火的淬炼,鏖战50多场,英名传遍全岛。冯白驹曾回忆:“有一次娘子军参加主力作战,打败敌军后,以连为单位计算缴获,女子军还占第一位。”
当地百姓都知道有这样一场惨烈战斗。1932年7月下旬,盘踞在广东省的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派警卫旅长陈汉光率所属3个团共3000多人赴琼,对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围剿”。形势万分危急。琼崖特委当即决定,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红一团、女子军特务连西上母瑞山。当转移到马鞍岭时,师部决定留下红一营和女子军特务连阻击敌军。
红一营和女子军特务连接受任务后,占据马鞍岭有利地形,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战况异常惨烈,子弹打光了,战士们就用石头、木棍当武器和敌人拼,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完成阻击任务后,女子军特务连二班10名战士留守阵地,掩护撤退。
子弹射进敌人的胸膛,刺刀刺进敌人的胸膛。10名女战士以自己的青春生命,换来了主力部队的安全转移。她们的英雄壮举,与马鞍岭一起,在人们的记忆中永存。
此后,国民党军继续调集重兵对红军进行“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面临的形势益发严峻。但马鞍岭阻击战有效迟滞了敌军的进攻,使琼崖党政军机关得以顺利转入母瑞山,保存了革命火种,由此才有了琼崖武装革命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传奇。
纪念馆珍藏的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展现了女子军特务连的情怀和担当、牺牲与奉献。一幅庞琼花、蒙汉强、黄墩英、王时香、冯增敏、庞学莲、林尤新、王学葵、王振梅等女子军特务连干部和琼崖妇女干部,被囚禁在广州国民特别感化院的图片,带我穿回极端艰难的岁月里。
1932年底,因琼崖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失利,女子军特务连被迫化整为零疏散。8名女子军特务连骨干先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她们受尽折磨,不屈不挠,无一人变节。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这8名女子军特务连骨干被释放回到家乡。她们与化整为零的女战士一起,继承和发扬红色娘子军作风,投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在纪念馆的资料上看到,在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就有一个女子军排。1950年海南解放时,琼崖纵队里的女战士,已占到纵队指战员的15%。
红色娘子军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世界妇女争取解放斗争的光辉典范。
“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缅怀,为铭记,更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