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博闻 蓝思妤 叶晨鸽
金秋时节,铜鼓县港口乡赤洲村竹林苍翠,碧湾海波光粼粼。赤洲村党支部书记巢以福来到碧湾海,察看旅游设施建设进展。
金沙河流经港口乡赤洲村,被当地人称为“碧湾海”。30多年前,赤洲村大量村民涌入金沙河淘金,河水浑浊不堪。
铜鼓县加强对金沙河的生态保护,禁止在金沙河淘金。金沙河不让淘金了,赤洲村村民又开始上山砍木头卖,慢慢地山上也变秃了。
这样的日子并不能长久。“我们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引导乡亲们转变观念,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创业,年长的在家经营山林、耕地。”巢以福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来了新理念。
在巢以福的带领下,村干部加强了对河道、山林的巡查力度,村民们也转变了观念。如今,山有人管、绿有人护、水有人治、责有人担,碧湾海也有了守护人。
2019年,铜鼓县与修水县签订《修河(金沙河段)(定江河段)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碧湾海的水更清、岸更绿了。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巢以福又萌发了新的“淘金梦”——“借绿生金”。他想让翠竹生金,引导村民加快毛竹林改造,提高竹笋产量、毛竹品质,推广竹林套种黄精。
经过几年培育,赤洲村的毛竹产业有了新活力,黄精产业更是风生水起。目前,该村已实现毛竹林高标准改造770亩,种植黄精500亩,村民务工收入达4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5万余元。
赤洲村山川秀美,气候宜人。该村因地制宜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康养旅游业,游客既可乘坐花船观赏竹林美景,又可体验拔笋、露营、垂钓之乐。如今,碧湾海成了热门打卡点。
“我希望把家乡的好山好水守护好,把碧湾海项目建设好,让更多的乡亲吃上‘旅游饭’。”巢以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