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金秋十月,江西日报携手四川日报、重庆日报、安徽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浙江日报,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展现沿线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江西
生态“颜值高”
发展“气质新”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董文涛
千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拥有152公里长江岸线的江西,97.7%的国土面积属长江流域,承担着“一湖清水入江、一江清水东流”的重大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
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如今,园区内企业改变了水管、气管传统地埋方式,实施雨水明沟化、污水管廊化,有效杜绝了偷排现象。该园区还运用无人机巡查、数据在线监测等智能化监管方式,对入江排口实施全天候监控,确保入江水质安全。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推动形成“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治理长效机制,江西省与湖北省、安徽省签订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连续八年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累计筹集流域补偿资金295.48亿元。2020年1月1日,江西提前一年实施禁捕退捕工作,加快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修复。
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42项江西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定在63.1%、位居全国第二;生态质量指数保持全国领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稳居中部六省第一;长江干流江西段连续6年、赣江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修复废弃矿山357座、面积2.47万亩……一组组数据,展现了江西筑牢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生动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江西各地一直在践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今年3月,蓝冠噪鹛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在江西设立。今年6月,国家林草局公布蓝冠噪鹛现有个体数量提升至600只。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蓝冠噪鹛在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安心繁衍、不断壮大,让石门自然村村民吃上了“生态饭”。今年以来,石门自然村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202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有望超过5万元。
绿色低碳成为江西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在2023年历史性超过煤电,绿色成为江西省电力装机增长的“主色调”。江西省大力实施“1269”行动计划,在落实“双碳”目标中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向好。今年1至8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3%、18.0%、16.4%,产业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金秋时节,一幅充满生机、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见证一江碧水展新颜,4500万赣鄱儿女凝心聚力,朝着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砥砺前行。
重庆
厚植绿色本底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维灯
近日,在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珍稀鱼人工繁育车间,胭脂鱼苗在种池内活泼地游动。
科研组组长王飞拉开渔网,小心翼翼舀起鱼苗,快速转移到邻近的鱼池。鱼儿迅速散开,在水中欢腾游弋。
为了提高胭脂鱼的成活率,科研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转池。
胭脂鱼又称“亚洲美人鱼”,是胭脂鱼科在中国的代表。
曾经,胭脂鱼是江中“名角儿”,长江上中下游都有它的倩影。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及自然繁育困难,胭脂鱼数量锐减,野外种群濒临灭绝。
从繁盛到濒危的胭脂鱼,亦是长江众多生物命运的缩影。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6年1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8年里,重庆一项项举措对症下药、系统施治——
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污水管网加速建设、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十年禁渔”扎实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三级“双总河长”和四级河长体系……
“重庆正以制度为基础,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织密绿色网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介绍,近年来,重庆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截至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长江干流重庆段鱼类资源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较禁捕前增加47种,达到93种。
10月的重庆缙云山,林海苍茫、奇峰耸翠,诉说着践行“两山”理念的故事。
曾经,由于无序开发、管理滞后等原因,缙云山出现了居民私搭乱建、违规经营农家乐及酒店、“蚕食”林地等问题。
2018年以来,缙云山生态整治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62万平方米,269宗突出环境问题全部清零。同时,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近3年,导入温泉度假、精品民宿、生态农业等产业,实现缙云山片区村集体经济收入13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9.5%。
如今的缙云山,山清水秀。坐拥绿水青山的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重庆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林业碳票交易、排污权交易等。重庆市北碚区开展GEP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构建科学合理的GEP核算指标体系,全面启动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试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城市开发相结合,实现缙云山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余国东介绍,重庆以改革之力,探索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好生态、好山水成为“有价之宝”。
四川
既要绿色 又要发展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蒙
秋日清晨,在成都锦江边巡河,成群的鸟儿在水面上嬉戏追逐,与水面倒影中的高楼和绿植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绝妙水墨画卷;夕阳西下,宜宾长江边上的李庄古镇游人络绎不绝,江面上曾经四处飘荡的油烟和“啪嗒啪嗒”的噪声已不复存在,“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色宜人,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然显现。
“千河之省”四川地处长江上游,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流域面积接近长江经济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近年来,四川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创新实践成果丰硕。
在宜宾市江安县香炉滩,宜宾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迎着夕阳开启夜间巡护。今年4月,该团队参与的长江鲟种群重建试验取得成功,野生长江鲟在人工铺设的产床上产卵并成功孵化出幼苗,迈出了长江鲟种群重建的第一步。
今年上半年,长江、金沙江干流宜宾段断面水质100%稳定达地表水Ⅱ类,长江干流Ⅱ类水天数达182天,较去年同期稳定增加。
宜宾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四川全力守护一江清水的缩影。2023年,四川省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285个水功能区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今年1至6月,203个国考断面优良率98%,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围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先行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三个先行区”,四川抓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保障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等重点工作。
近年来,四川还通过协同立法等形式,制定出台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条例或决定,不断织密织牢生态环保法治网;开展水、大气、土壤、固废等执法检查,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护航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长江起点向北5公里的地方,过去是宜宾沿江工业区,化工、热电、水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一度“围江”布局。宜宾先后投入60亿元专项资金,对数十家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分步入园或关停。
在泸州,大量的酒企生产要用水,同时也会排出污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将290余家白酒制造上下游企业集聚在园区,并在园区布局建设了地埋式工业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不仅有传统产业的转型,更有绿色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今年3月,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8亿吨,相当于800多万公顷人工林的固碳量。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方面也在频频发力,尤其是动力电池和晶硅光伏,对四川能源结构优化、发展能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起到关键作用。
近年来,四川把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湖北
奏响“绿色乐章”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 弦
1061公里,是长江干流在湖北境内留下的“足迹”。湖北,长江干流岸线最长省份。
回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航、擘画蓝图:“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沿江省市中,湖北率先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从源头上立起生态优先的“规矩”。
十大战役,攻坚升级不停歇。2018年,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打响”,全省“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打好沿江化工关改搬转等各专项战役。沿江1公里范围内,118家化工企业全部关改搬转,实现“搬新、搬高、搬绿、搬强”。
去年初,《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成为“治荆楚必先治水”的最新指引。规划纲要锁定全省3个一级流域、16个二级流域,将安全管控的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清单,严控到每一条河流。
今年,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迎来了498头小麋鹿。悦耳的“呦呦鹿鸣”声中,很难令人想起,曾经,麋鹿是消失的物种之一。
麋鹿本为中国独有,19世纪末彻底消失。在消失前,曾被引入欧洲。1985年,22头麋鹿乘专机从英国乌邦寺抵京,开始了麋鹿回归中国的历史。
重建麋鹿自然种群的第一步,便是寻找合适的栖息地。专家判断,天鹅洲作为长江故道,洲滩纵横、林草丰茂,适合麋鹿生活。1993年和1994年,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分两批从北京引进麋鹿64头。为了让麋鹿栖息繁衍,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始了艰辛摸索。
如今,从人工圈养到野外放养,石首麋鹿家族繁衍至3800余头,从当初的1个麋鹿种群发展到现在的4个自然野生麋鹿种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麋鹿“失而复得”,是湖北开展系统保护、流域共治的缩影。湖北突破传统空间观念,加强流域区域之间的协同协作、联保共治,统筹考虑单元内水、气、土、固废污染治理等多种因素,整体谋划、系统治理、协同实施、全域推进。
2023年,湖北长江干流、汉江干流、丹江口库区及主要支流总体水质为优;17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3.3%,与2022年相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省生态质量指数为70.41,生态质量等级稳定在一类。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湖北积极把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起来,使绿水青山成为生产要素,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电装机占比达到65%,全省以全国第22位的能耗强度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湖北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全省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今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大江奔涌,不舍昼夜。
以“保护就是发展”为理念追求、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湖北正以更加雄浑激越的旋律,奏响新时代长江的澎湃乐章。
安徽
绿色迸发新动能
安徽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晓宇
波涛滚滚,碧水东流。长江经安徽省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
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省份,安徽把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坚持问题整改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抓好长江治污、治岸、治渔三件大事,切实担起“一江碧水向东流”的重任,积极打造美丽中国“安徽样板”。
金秋时节,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和雨山区交界处的薛家洼生态园,记者看到,长江岸边芦苇随风摇曳,不时有鱼儿翻腾跃出江面,一片生机盎然景象。
“这样的场景与数年前大相径庭,这里曾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仅路不好走,空气污染还严重。”马鞍山市退捕渔民陈兰香说。
薛家洼生态园毗邻长江岸边,曾是长江渔民、渔船最集中的地段。由于缺乏有效管控,这里一度水体污染严重。2019年,马鞍山市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修复岸堤、植树复绿、清理固废等一系列整治工程在这里展开。通过集中整治和生态修复,不仅鱼和鸟回来了,就连江豚也开始重现身影。
薛家洼的生态蝶变,正是安徽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治污、治岸、治渔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徽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从集中攻克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一体推进治污、治岸、治渔,还百姓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的美好家园。
为消除长江污染隐患,安徽对长江干流4558个排污口进行全覆盖排查、监测和溯源,确定691个排污口,对其中97个工业企业排污口安装联网自动监控设备,基本实现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监控。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长江安徽段水质持续稳定为Ⅱ类水平。长江安徽段流域8条重要支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禁捕,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趋势初显。如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正在长江安徽段徐徐展开。
生态优先,美丽长江“只此青绿”。当前,安徽正以着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为目标,以构建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为引领,持续壮大绿色生产力。
位于安庆市的华茂集团智能纺纱工厂打造“5G+智慧产业园”,产能提高近三成的同时能耗却降低了25%;位于芜湖市的我国最大水泥建材企业海螺集团,在行业率先建成全球第一个水泥窑尾烟气碳捕集纯化项目、全球第一个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等,成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长江之畔的企业通过一次次技术改造、设备升级,不断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蓄势赋能,更让绿色发展理念植根于产业升级之中。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富集、最具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区域之一,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安徽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之重器”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催生出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湖南
洞庭又日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旋
寒露过后,天气日渐凉爽,“微笑天使”江豚更加活跃。漫步洞庭湖,撞见江豚现身,时而甩尾跃出水面,时而俯头窜入水中的景象,令人流连。
“洞庭湖更适合这些呆萌可爱的‘微笑天使’生存了!”湖南岳阳市“河小青”环保志愿者谭格,长期活跃在江豚保护工作中。她说,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长江生态系统兴衰的指示生物,曾经一度面临着功能性灭绝的风险。
长江湖南段绵延163公里,全部位于岳阳境内,岳阳与长江相依,受长江滋养,因长江而兴。早年,洞庭湖遍布“迷魂阵”,渔民们用竹竿和尼龙网竖起一道道围挡,把原本宽阔的湖面切割得支离破碎,还有许多船只采砂挖泥,开展非法捕捞,“长江之肾”创伤不已。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视察,留下“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成为发展“底线”,湖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湘剑护农”“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近年来,湖南严厉打击洞庭湖非法捕捞,积极开展复绿护绿,眼看着生态变好了,江豚数量从2017年的110头增长到如今160多头。
不仅江豚回来了,通过全面做好候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以及鱼类增殖放流工作,2024年,洞庭湖越冬候鸟数量达38.18万只,较2015年增加了1.5倍,麋鹿增至289头。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湖南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大力推进花垣县“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和绿色转型发展,持续开展“守护蓝天”“洞庭碧水”攻坚行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93个问题完成整改77个,中央前3次环保督察反馈整改任务173项完成整改143项。
如今,长江湖南段,碧水清波,奔腾不息。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四水干流131个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6.6%。江岸边,76家沿江化工企业和45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全面搬迁改造,曾经“化工围城”的景象,彻底成为历史。
“通过搬迁,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获得了新生。”湖南福尔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战没想到,位于长江附近的老厂拆除之后,公司以搬迁新厂房为契机,进行数字化升级,年产能扩大近5倍,成为全球最大的重金属螯合剂生产企业。
随着22家沿江化工企业的全部关闭退出或搬迁重建,长江岸线上,一个高端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化工产业集群蓬勃兴起。曾经的化工重镇岳阳,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湖南经济发展不断增添“含绿量”“含新量”。
每天,岳阳城陵矶港码头,进进出出的大型船舶、成山成垛的集装箱、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展示“长江中游第一矶”的开放实力。湖南充分利用岳阳通江达海的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今年1至7月实现进出口额902.12亿元,对非贸易规模保持中西部第一。
浙江
生态“修行”有“宝典”
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晓雯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长江三角洲城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更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枢纽。多年来,浙江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浙江,从浙北水乡古镇到浙南村落田园,从浙西秀山丽水到浙东海岛渔村,处处如诗如画。与此同时,浙江的“绿色成绩单”也十分亮眼:浙江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4%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发展综合得分居全国前列;浙江省控以上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97.4%,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持续增长;全省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9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测评名列前茅……
那么,这些年,浙江是如何进行生态“修行”?考出这份“成绩单”又有什么“宝典”呢?
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但其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也曾在环境与资源方面遭遇“成长中的烦恼”。
“作为‘地域小省’‘资源小省’‘环境容量小省’的浙江省,在21世纪之初面临了‘三大矛盾’。”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国家级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沈满洪总结道,一是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污染加剧、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二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资源供给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之间的矛盾,三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政府不尽理想的生态环境供给之间的矛盾。“显然,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代价实现‘高增长’的路子难以为继。”沈满洪说。
2002年底,浙江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2003年,创建生态省成为“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是浙江人悉心守护的底色。“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不是一招一式所能及的,而是采取了系统论方法和组合拳招式予以推进。”沈满洪说,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绿色主线,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推进迭代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经历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生态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建设、诗画浙江建设等。
在“八八战略”和“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浙江不断探索生态省建设推进路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这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首创,为我国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浙江经验”。
除此之外,2010年,浙江率先在全国设立浙江生态日。沈满洪说,浙江省在创建生态省的过程中曾面临了一段时期的“胶着”状态。在这一背景下,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需要全面动员、全民动员。于是,浙江生态日应运而生。
往后的十四年间,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示范,不断开辟美丽浙江新境界,绿色正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2017年底,浙江水质劣五类断面全面消除;2018年,“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2020年,浙江省在全国首个开展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2023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国推广,同年,“蓝色循环”模式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2年提升……
沈满洪认为,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看,浙江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模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