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 芸
“为政以德”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了解其精髓要义,更好地践行,能够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国家治理提供借鉴。
“为政以德”出自《论语》。《论语·为政》开宗明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意是指统治者以合乎“德”的方式治理国家,则可使民心所向,就如同天上的星辰始终围绕北极星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法则。“为政以德”思想主要围绕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为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即“修身”问题,二是提升民众道德水平,即“治人”问题。
在“修身”问题上,立德修身是为政之基。一是为政者的德行具有风向标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意是为政者的品行如何,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国家兴衰存亡。为政者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才能凝聚和垂范民众。二是为政者要忠于职守、克制私欲,以履职公事为重,做到“先之,劳之”“在其位,谋其政”,在岗位上要兢兢业业、不可懈怠。孔子指出,“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告诫为政者要戒贪止欲,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在“治人”问题上,以行“有德之政”为要。一是要求“勤政为民”。以民为本是核心,为政者能否仁爱民众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为此,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百姓要“富之、教之”;孟子则主张“民为贵”“制民之产”。这都强调了执政者“顺民心厚民生”的为民之道。二是要求“德主刑辅”。君主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明德慎罚”。同时指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认为刑罚只能起外在约束作用,而“礼乐”使民众从内心遵循。三是要求“选贤举能”。历史表明任用贤才是政治成功的基础。孔子指出“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认为贤才是为政的关键。孟子的“不用贤则亡”,把人才提升到国家存亡的高度。概而言之,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以德为先。
“为政以德”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并举例说“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
这种相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具有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实质上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道德建设,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纲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提升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提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两者都强调崇高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是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内在契合。无产阶级政党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政党建设问题,要求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因此,两者之间的理念具有内在契合性。
三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彼此相通。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写的论文就提出“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毛泽东提出党员干部要“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至上”。这都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光大“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一是德法共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中做到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二是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人才选拔和任用上,做到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同时还要注重党员干部的家庭建设,提高防腐拒变能力。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