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军
书写姿势不规范,造成学生脊柱侧弯和“小眼镜”等问题;笔画笔顺不规范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较普遍……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规范汉字的书写技能。
当前,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从书写与规范的角度来看,部分中小学校对学生汉字书写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方面的教育指导不够;从书写与健康的角度来看,书写姿势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从书写与美育的角度来看,书写失范现象制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书写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挖掘阐释和发挥汉字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不够。这些问题涉及教育教学各环节,从教育教学、校园环境、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协同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
教育部提倡“提笔就是练字时”,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重点抓好小学新生和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预防脊柱侧弯和近视。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逐步学会书写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质量,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流利。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传承优秀汉字文化,就要统筹发挥一、二课堂作用,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保障语文课程写字教育及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课时书法课的同时,充分利用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充分运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成果,深入挖掘汉字和汉字书写所蕴含的育人价值。
为人师表,中小学各科教师应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作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学校可开展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教师基本功比赛,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和教研机构教研内容,重点加强语文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推广规范汉字书写教育优秀教学成果。
学校可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信心,同时加强家校共育,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