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万 锐 朱宸廷
近日,我省公安机关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溺水事故数、溺亡人数下降比例为历年来最大,均较上年下降70%以上;事故零发生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3.7%。我省防溺水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学生溺水事故高发的态势得到根本性扭转。
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下好治理“一盘棋”
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部署,各部门协同综合治理,防溺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力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长。
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部署。我省先后印发《江西省2024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防溺水工作的紧急通知》,强化源头防范、推进综合治理。省公安厅牵头与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成立防溺水联合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等部门强化协调联动,推动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
各地公安、消防救援、应急管理、红十字会联合志愿者组织建立完善应急联动救援机制,推动组建村级救援队伍5600余支,今年以来及时劝阻擅自下水学生3.3万人次,成功救援49名溺水人员。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和基层组织摸排农村儿童等防溺水重点对象110万余人,压实“教育局、学校、班级、监护人”四级包保责任。民政部门对全省监护缺失、家庭困难的重点儿童实行建档立卡精准帮扶。
预防先行,各方参与,教育入心。全省上下深入推进防溺水“1+4+1”工程(“同上一堂防溺水课”安全教育+“四个一”设施建设+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织密织牢了一张防溺水“安全网”,有效地“管好人”“防住水”。
疏堵结合,有效强化源头防范
如何从预防入手,系好防溺水这根生命“安全绳”?
“如果溺水了,怎样才能让自己浮起来?”近日,景德镇市公安局珠山分局联合该市游泳学校,为全市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直播课,帮助学生掌握避免溺水的基本技能。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警校共育”机制,组织“法治副校长”、社区(村)民辅警深入校园,为中小学生及家长讲授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切实打好防溺水“预防针”。
据统计,全省公安机关利用登门入户、“村村通”广播每日播放定制音频等多种形式,深入校园、乡村开展宣传教育5.6万场次,覆盖学生、家长、教师超6500万人次。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广泛开展了“万师访万家”、举办主题班会、“六不”知识记背等活动,全面组织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假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的“1530”安全教育。
我省还坚持疏堵结合,培养学生“会水能力”。各地大力推进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动”,培养学生学习游泳技能和救生知识。体育部门牵头教育、人社部门采取“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等形式培养游泳师资队伍,为开展“水花行动”提供充足师资保障,今年以来累计培训中小学生68.5万人。
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守住生命安全防线
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对毛竹竿——这是我省在校园、村组、社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布设的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可以提升现场及时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危险水域在哪里,民警就巡查到哪里。“这里是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南矶派出所,我们正在进行防溺水巡查,请远离危险区域,请勿擅自下水游泳……”近日,该派出所辖区下院圩水域上空,民警操作着一架警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和喊话。
截至目前,各地组建防溺水宣传巡防队9300余支,明确重点水域安全管理责任人12.2万人。萍乡、上饶、新余等地公安机关深化科技运用,搭建“萍水护苗”“空地一体全水域感知”平台,建立重点危险水域电子地图。
融入“警务+无人机”模式,构建全方位水域监管体系,强化“智防”守住生命安全防线……我省不断加强“步巡+车巡+船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水陆空”全面巡防模式,筑牢防范“安全堤”,切实减少溺亡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