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勇华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近年来,南昌市积极创新垃圾分类的宣传形式,不断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用好垃圾分类工作“末端倒逼前端”方式,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面闭环,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大力开展全链条、全过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南昌市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2024年,南昌市垃圾分类在全国80个大城市中进入成效显著的第一档次,位列12名。
末端倒逼前端
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径
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南昌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有何因地制宜的创新?
南昌市以“末端倒逼前端”的方式推进垃圾分类,其中“末端”是指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相关条例法规,“前端”指分类投放和执法。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依法依规全面推进,南昌市陆续发布《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文件,并组建垃圾分类管理、处罚的行政执法队伍,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全市共处罚生活垃圾分类违规行为1871起,处罚金额32.55万元。
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下,南昌市逐步建立了“末端建强能力、中端匹配推进、前端持续提升”的新路径。
“生活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量化目标,而这需要建设完善的分类转运、分类处理设施。”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吴军介绍道。为此,南昌市先后编制垃圾分类专项规划和分类产业园规划,全力保障垃圾分类集中处置用地,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能力建设。
在末端处置方面,南昌市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城乡垃圾“零填埋”。同时,南昌市还拥有厨余垃圾处理厂,以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此外,南昌市建成了大件垃圾破碎中心,解决了中心城区大件垃圾收集难、转运难的问题。
为提升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南昌市逐步推进中端匹配措施,改造升级垃圾站和分类垃圾转运站,将传统的地坑式垃圾站改造为密闭竖式、容量不等的垃圾转运站,这一改造极大地便利了厨余垃圾的运输。截至目前,南昌市已实现5000余个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全市覆盖。
智能监管平台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南昌市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采取了创新的“智能监管”方式,打造了一个全面覆盖的生活垃圾分类在线监管平台。该平台从前端投放点开始,贯穿中端收运分类转运车、分类垃圾站,直至末端的焚烧处理和厨余垃圾处理厂,实现了垃圾分类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
在前端、中端、末端全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下,南昌市通过该监管平台对全链条企业(包括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配,确保收集、运输、处理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分类目标,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为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测评和激励,南昌市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测评办法,以监管平台每月自动统计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结合第三方当月不定时实地检查的情况,每月形成各县区、各单位的垃圾分类测评结果。这些测评结果与奖补资金直接挂钩,每季度兑现奖补,并纳入年度文明创建、节能降耗测评体系。
通过这种客观真实的数据测评方式,南昌市不仅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激发了各县区、各单位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这种“以测促提升、以测促规范”的做法,为南昌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南昌市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在社区中建设智能垃圾屋来取代传统的露天垃圾桶。这些智能垃圾屋不仅实现了“无臭收集”“自动计量”和“远程监控”的功能,还允许市民开设“绿色账户”,通过累积垃圾分类积分来兑换奖品,从而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宣传
提升全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过期的药品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榴莲壳属于哪一类垃圾?”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家店街道三家店社区,志愿者正向社区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提高市民知晓率和参与度,构建全社会支持参与垃圾分类大格局,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南昌市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等场所,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不断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红谷滩区梧桐庄园社区在豫章中学举办“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宣传活动,向青少年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他们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
西湖区站前街道举办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将环保理念与精彩表演、美食娱乐相结合,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风火轮和铁花秀等表演中穿插垃圾分类知识讲解,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学习环保知识。
在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招贤镇乌井村老四坡,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向游客和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投放方法,督促他们自觉将垃圾带下山并分类投放。
此外,南昌各地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安义县举办垃圾分类手工活动,通过趣味交流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价值。新建区锦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开展“与绿色同行”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志愿者为青少年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带领他们捡拾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我们因地制宜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全面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为群众提升生活品质和全市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助力。”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