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波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大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其提供的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能够为城市的智慧运行和治理深度赋能。今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北斗应用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北斗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可高效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率,助力城市治理从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测速、授时、短报文通信、位置跟踪等功能,能够有力支撑在智慧城市中人们对时空信息的查询、使用、分析、决策等各类需求。江西要抢抓国家(江西)北斗卫星导航综合应用项目通过验收、南昌市和九江市成功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机遇,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丰富北斗应用场景、突破重点技术产品、强化产业平台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运用北斗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
构建完善的北斗地面增强网、开放式北斗时空服务平台等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快推进我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构建智能高效的北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信号服务网,加快推进室内基础设施服务网建设。通过与城市地标性建筑进行信号匹配、城市建筑模型特征与地理信息相融合等技术,深化全省基础设施建设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定位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解决重点区域和特殊场景的定位授时服务出现的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全方位、全地理的导航服务能力。
●丰富北斗应用场景
在智慧交通方面,以北斗高精度定位为基础,开发集成高精度定位、授时功能、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应急处理等功能的智能交通服务平台,建设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统一车辆监管平台,打破行业内部或行业之间的车辆管理信息“孤岛”,提高城市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北斗技术在城市公交车、小型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等出行工具方面的应用。
在智能城管方面,针对目前城市出现的共享单车停放管理问题,可以运用北斗精确的定位科技,适度区域扩大电子围栏管控范围,有效避免出现违规停放问题。加快北斗在城市环卫车辆、建筑运输车辆上的应用,高精度检测地下综合管廊铺设,桥梁高架建设等城市立体交通要素的应用,研制相关北斗终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在智慧物流方面,通过对物流无人机、配送车等设备安装北斗定位导航技术,对物流运输设备实现精准定位和不间断监控保障,确保物流配送高效准确地完成。加强北斗技术在冷链物流的应用,通过对长距离运输状态、场景的实时监控,切实提高冷藏、冷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设基于北斗的精准物流动态服务系统,保障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城市物流的精准化、智能化。
在智慧社区方面,以北斗导航定位信息技术为基础,拓展北斗在社区服务的示范应用,建立智能化社区,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定位服务以及身体远程健康咨询等智能化服务,最大程度满足特殊人群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在公共安全方面,强化北斗与警用装备、应用系统的相互融合,推进自主可控的北斗技术在安防、通信、防灾减灾等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加强北斗在电力行业、通信行业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银行等金融业的深度运用,为国家的特殊重点行业保驾护航。
在智慧旅游方面,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综合管理系统,开展游客调度、应急救援、紧急疏散等应用,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游客提供精准位置、时空标识、气象信息等综合信息服务,推动北斗技术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应用示范,促进江西红色旅游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开展北斗、高分、5G、物联网和VR等技术在旅游产业的融合应用,探索建立以北斗、高分、综合时空信息化支撑的现代旅游服务新模式。
●突破重点技术产品
实现高精度基础产品突破。高精度基础产品是北斗应用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是北斗产业实现千亿产值的重要增长点。我省应充分发挥京九(江西)电子信息制造和航空制造的基础优势,在高精准定位芯片、兼容芯片终端、传感器、高精度车载定位终端等方面集中发力。基于北斗授时定位、导航服务等个性化位置服务技术,强化与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打造高精度、低成本、更安全、更可信、更智能的服务终端。
加强核心技术难题攻关,为北斗终端研发制造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稳固的技术支撑。开发具有高性能组合导航、无线网络通信、地面数字集群通信、无线对讲、远程监管交互等功能,可与指挥调度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集成的北斗终端,用于公共交通、校车、特种车辆、轨道交通。开发适应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北斗多模卫星电力授时终端、授时服务器,增强卫星导航和微电网应用技术,提升电力指挥调度系统的配套能力。
●强化产业平台建设
建设北斗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北斗龙头企业等创新资源禀赋优势,重点推进面向北斗领域及行业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北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新局面。积极与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等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其技术资源优势,推进更多国内有影响力及发展潜力的北斗优质企业在江西落地,实现北斗创新孵化载体联合发展,打造区域北斗孵化载体高地。
建设北斗公共服务平台。紧密围绕城市发展对创新性、综合性时空服务平台信息的获取需求,建设综合性北斗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以江西省北斗高性能服务平台为基础平台,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通信链路,为城市交通、物流、农业、航运、医疗等行业及公共管理提供入网、注册、运营(定位、授时、数字报文通信)等基本服务,促进北斗大众消费领域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
●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北斗产业发展。发挥北斗产业发展基金作用,加强对我省北斗产业链中独角兽、瞪羚企业的重点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原创型企业的支持。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互助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风投企业。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编制我省北斗产业企业上市名册和上市辅导手册,对具备上市资格和潜力的企业进行针对性帮扶。
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强化北斗科技战略力量。积极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依托相关平台引进北斗领域的院士全职来赣工作。支持省内高校申报与北斗产业相关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依托已有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引进和培养一批科研骨干。探索建立省外人才“蓄水池”制度,统筹省属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设立省外高端人才专属岗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等方式按需支持,提供优厚薪资待遇和科研经费,搭建用工引才需求超前对接落实机制。
(作者单位:江西省军民融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