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抱石书房里的“社科盛宴”

——新余市渝水区“书房+”模式推动社科普及创新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新余市渝水区依托抱石书房平台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和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宣传基地作用,通过“书房+”模式,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性、群众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不断推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向“家门口”拓展延伸,抱石书房已然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社科普及地、网红打卡点,打通了基层社科普及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抱石书房大多数由社区空置房、架空层、临街店面、搬离的物业用房等设计改造而成,由大众阅读区、少儿阅读区、服务吧台、休闲区等功能分区组成,引进自助借还书机、馆员工作站、安全门禁等智能化设备,大大促进了社会科学的普及和宣传。自今年1月首座城市书房——城北街道龙泉湾社区抱石书房免费开放以来,已服务10万人次以上,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社科普及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宽、效果显著增强。

  “书房+公益书店”,社科阅读更便捷。抱石书房采取政府建设、新华书店无偿提供图书的“悦读悦享”合作模式,将公益阅读服务点附着在经营性实体上,探索出一条社会科学图书经济、及时、有效的供给更新途径,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新书、看新书,大大拓宽了高质量社科图书的供给渠道和方式。

  “书房+全民阅读”,社科普及更广泛。抱石书房打造了“渝·悦”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创新社科图书“纸质化+电子化”融合供给方式,将书房周边人口稠密区纳入了“15分钟服务半径”,逐步实现社科普及服务便捷化、均等化、社会化,使社科普及作为全民阅读的应有之义深度融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书房+品牌意识”,社科普及更有效。在社科普及上,抱石书房以创建“渝·悦”“渝图讲堂”“渝图影院”三大品牌为抓手,注重增强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开展好线上线下系列社科阅读服务、社科光影阅读、周末亲子阅读和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书房+红色基因”,社科普及更多元。抱石书房借助渝水区本地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罗坊会议纪念馆、兴国调查会旧址、红军工兵桥旧址、仰天岗革命烈士陵园、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等红色资源禀赋,利用旧址、实物、史料及纪念场馆社科普及基地的优势和作用,围绕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开展阅读推广、主题讲座、老兵宣讲、实地教学等社科普及宣传活动。

  “书房+文明实践”,社科普及更深入。自抱石书房营运以来,渝水区积极盘活各类社科和文化资源,延伸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空间,开展全民阅读、科普宣传、文学艺术等活动,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在寒暑假、周末、社科普及宣传周、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招募大学生、阅读爱好者、社区居民、党员干部等开展社科阅读志愿服务。目前,书房志愿者稳定在150人,每日接待群众200余人次,在节假日、寒暑假等高峰期,日接待群众达1000人上。

  “书房+数字科普”,社科普及更有趣。为满足群众数字阅读多样化的需求,抱石书房积极做好“书房+数字科普”工作,购置了超星、海恒、艾迪科生等品牌的电子数字设备,开通了超星读书、博看元阅读、博看党建等小程序,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畅享免费又丰富的科普资源。书房积极开展线上阅读(有声阅读)、线上阅读答题、渝图影院等活动,增添了社科阅读乐趣,不断推动数字科普的发展。

  心之所向,步履不停。据统计,渝水区实施抱石书房项目至今,共完成了龙泉湾社区、路东社区、中山路社区、通济社区4个抱石书房建设并投入使用,总投资730万元(其中购买图书230万元),书房上架图书近5万册,其中社科类图书占比约50%。(谢 超  傅群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10版:法治
   第11版:教育
   第12版:资讯
党建引领铸师魂 培育匠心“大先生”
打造有“中医药味”的“大思政课”
南昌电子信息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
学法普法
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全国职业学校“文化育人”论坛在吉安举行
抱石书房里的“社科盛宴”
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