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瓷上看牛

图①:仿汝窑牛纹洗
图②:红彩母子牛梅瓶
图③:青花瓷牛纹笔筒
图④:素三彩卧牛摆件

  □ 朱卫东

  牛耕耘负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自古以来为人颂扬。在传统瓷器上,牛被赋予了勤劳致富、风调雨顺的吉祥寓意。在辛丑牛年即将到来之际,赏瓷上牛,别有一番情趣。

  笔洗看牛。这是一件清代仿宋汝窑内刻牛纹洗(图①),高约3.2厘米,花口,撇足,器型雅致,色泽莹润,釉如凝脂。外壁呈花瓣状,一头彪悍的犍牛镌刻于洗底,牛角高挺,牛尾轻翘,四蹄奋进,仿佛腾云驾雾,呼啸而至。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瓷小巧朴雅,温婉隽永,珍稀无比,一器难求。这件笔洗,虽为清代仿品,却也深得宋代汝瓷神韵,不重彩饰,崇尚复古之风,追求造型美、古朴美,将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结合,相得益彰。

  梅瓶看牛。这件清代乾隆年间的红彩母子牛梅瓶(图②),高44厘米,小口短颈,胎质洁白细腻,釉质莹润,红彩鲜艳,纹饰形象生动,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体现了乾隆瓷器风雅的特点。其红彩为墨,借助勾、皴、点、染笔法,描绘了一幅舔犊情深的画面。看远山隐约,古松苍劲,一大一小两头牛,立于田野,悠然自得。母牛回首凝望,脉脉含情;牛犊精灵古怪,充满活力。值得一提的是瓶身红彩,这是一种低温釉上颜料,多为矾红釉。

  笔筒看牛。这个清末民初时期的青花瓷牛纹笔筒(图③),高9.5厘米,通体饰以白釉,满布大小冰裂纹。筒壁上绘《乡野骑牛图》,树木葱郁,花草丰茂,牧童骑牛而归,母牛似在呼唤,幼犊却不愿回去。该笔筒的烧制工艺继承了历代青花瓷器工艺精髓,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青花用料也讲究,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互相衬托,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特色。瓷画简洁、淳雅,画中人物衣着神态,颇具时代特色。

  摆件看牛。这个清代素三彩卧牛摆件(图④),牛头至牛尾长19厘米,通体满饰黄、紫、绿三色釉彩。这头卧牛,昂首回盼,颇具庄重静穆之感。摆在桌上,远远望去,只见牛身肌肉饱满,脊柱隆起,似有跃起之势。素三彩为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等色调素雅的釉彩而烧成。此卧牛身上的釉彩斑纹,形状酷似老虎皮,也有“虎皮纹”之称,色泽质朴雅洁,釉面光亮,颇有特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见证脱贫”美术作品选登(七)
~~~——本报携手相关部门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5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6版:省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09版:民生
   第10版:要闻
   第11版:迈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12版:品鉴
赣鄱美景入画来
百副春联颂党恩
《踏雪寻梅图》见古人雅趣
瓷上看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