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赣县区人民医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侧记

  近期,45岁的廖先生被电锯锯伤,导致失血性休克,赣县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联合重症医学科、普外科、胸外科、麻醉科等5个学科合力抢救,患者重获新生;64岁的急性心衰患者杨先生被紧急送至该院后,重症医学科团队利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技术,为成功救治赢得了时间……

  在赣县区人民医院,这样的“生死营救”每天都在上演,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检验了医院综合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救治实力。

  “我院是全省首家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全省首家通过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的县级医院。赣州市普外科学科带头人花落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位于赣州市县级前列。”说起这些年医院发展的成绩,赣县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平华如数家珍。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强胸痛、卒中、创伤急救、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等“五大中心”建设,持续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区域协同救治,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006年,医院只有一台血透机,如今已达60多台。”该院血透中心负责人介绍,每天在医院做血透的患者有110人左右,随着血透技术发展,这些人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院医护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成功救治了赣州市7例新冠肺炎患者。”徐平华说,该院是赣州市最早开展核酸检测的县级医院,截至目前,该院新冠疫苗接种能力达到每天6000余剂次,为建立免疫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论是急危重症救治,还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离不开学科的支撑。近年来,赣县区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科发展,鼓励各科室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先后独立开展了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左锁骨下动脉开窗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脑血管介入手术、ERCP手术、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桡动脉血管重建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大部分技术达到了市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我们一年要做200多台四级手术,省内三甲医院骨科开展的手术,我们科基本能够开展。”该院关节外科负责人表示,骨科分为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紧跟学科发展最前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让骨病患者不出县就能获得与三甲医院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看病就医的经济负担。

  之所以学科建设硕果累累,这得益于人才建设的强力推进。“在我们医院,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目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生就有20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多达120余名。”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医院党委特别注重现有人才的培养,把医生送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南方医院肾病科跟班学习以及省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培训,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动力,让群众在当地就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廖晓生 陈祝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造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
~~~——赣县区人民医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侧记
~~~施行首例纤维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
南昌市第三医院~~~
~~~
湖口县人民医院~~~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发展纪实
彭泽县人民医院~~~
上犹县人民医院~~~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视线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畅行
   第12版:体育
胸外科领域的“尖刀”团队
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九江市妇保院
图片新闻
开展关爱健康送温暖活动
赣医一附院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启用
让群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破译“人体河流”密码
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