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吵着架进来 握着手出去

吉水县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欧阳诗怡 本报记者 曹诚平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们不但帮我们断清了家务事,让我们老两口老有所养,还让几个儿子重归于好。”近日,在吉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该县醪桥镇村民黄某紧紧握着调解员的手感激地说。

  黄某有3个儿子,由于种种原因,3个儿子在赡养父母一事上有不同意见,时间一长,矛盾越积越大,导致黄某老无所依。一气之下,黄某将儿子告到法院。考虑到此事由家庭矛盾引起,如果按照一般民事案件判决,不但会导致其家庭矛盾加剧,而且在执行上也存在困难,于是将案件交由吉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调解员组织黄某和其儿子,先后进行了4次调解,耐心讲法律、讲道理、讲亲情,一家人最终重归于好。

  这是吉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化解矛盾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2017年11月,吉水县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预防、研判、化解、稳控等工作机制,针对矛盾纠纷实行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

  走进该中心大厅,导调台前,导调员正在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导调员受理案件后,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别,进行登记审核,分派给不同的功能室。调解员接手案件后,立即召开案情分析会,在充分调查取证、核准事实、制定调解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当事方进行调解。一般案件7个工作日即可结案,效率高、效果好、群众满意。

  全国优秀调解能手、吉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负责人胡开生告诉记者,目前,中心设有商事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医疗纠纷等10个功能调解室,组建了包含律师、法官、退休干部、医生、心理咨询师等在内的72人的调解专家库,向群众提供“点单式”精细调解服务。对群众反映的事项,力求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依规得到妥善解决。

  通过4年多的探索,该中心已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远程视频调解等多元一体化调解模式,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纵向到底,县级部门、行业、社会组织横向到边的调解体系,形成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第一道防线,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据统计,吉水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至今,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9起。其中,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100%,为群众争取合法赔偿3000余万元,做到让群众遇到纠纷只进一扇门,就能解决问题,让群众“吵着架进来,握着手出去”,使之成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的“终点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8版:体育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乡村
   第12版:公益广告
我省开展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抽查工作
为残疾人打造家门口的“康复乐园”
25名贫困白血病患儿将获国家资助
吵着架进来 握着手出去
图片新闻
棚改实现百姓安居梦
闹元宵
周宇的第20个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