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书的奇缘

  □ 陆建明

  在我的藏书中有本张晓风著的《从你美丽的流域》,是在异地淘到的。2013年5月的某天,是我在西安逗留的最后一日,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大明宫后,便把下午的时间留给我们自由支配,于是旅友中有去品小吃的,有去超市买特产的,而我则去了大雁塔北欲淘些老书。在那儿,我像逛铺子似地逛着书摊。眼睛在旧书堆里扫视着,女摊主问我想要什么书?我问有没有西安的特产?她愣了下,疑惑道:“你走错地方了吧?”我说没有啊,我想要关于陕西的人文、地理和民俗方面的书籍。她思忖着,朝书摊望了一眼,摇头道:“这是我的私人藏书,你要的目前还没有。”

  我觉得有些失望,欲转换阵地,她却喊住了我,从旁人手里拿过一本《从你美丽的流域》,对我说:“你肯定喜欢这书。”我说这好像跟西安没关系吧?她指着书脊一行字对我道:“你看这产地,难道不是古城的特产吗?”我接过书,看到张晓风的名字,问她张晓风的散文如何?她说作者是台东吴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岛内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的文字不错的。我复问:“那你为何还要卖掉呢?”她说大学毕业了,好多物品带不走,只有忍痛割爱了。接着我翻了几页,看到泛黄的纸张,有的页码还写着蝇头小字,但我并没嫌弃,我觉得只要书面整洁,还是能够接受的。于是我决定买下,女摊主不仅没有给我打折,我还付了定价三倍多的价钱,只因书是“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出版的,使我笃信它是一份地道的西安特产,买来很有意义。可我也没吃亏,最终她又送我两本小册子。

  没想到我竟以这种方式“认识”了张晓风。回程的旅途上,一上火车,我迫不及待翻开书,读了《情冢》《远程串门子》等文,感受着作者对泰姬陵的描写非常唯美,可谓细致入微,仿佛使人身临其境。也让我领略了莫卧儿国王与泰姬玛哈的感人故事,与他们间的真挚情感,以及恒河岸边的火葬和印度人对于圣河的崇拜,包括作者与席慕蓉一道在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的旅游见闻,写得让人赏心悦目。

  一连几篇文章读过后,我顶铺的一位90后女孩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打着呵欠下了铺,对我笑笑。我问:“你的眼睛不舒服吗?”她说有点模糊了。我知她从上车就一直躺着看手机,便告诉她:“以后出门可以带本书。”接着我们聊了一会。随后,她瞥见铺上的书,问我可否借她一读?我没有拒绝。后来她只管读书,再也没有玩过手机。列车是凌晨到达南京站的,此刻她还在熟睡中,我也不便向她讨回书,拎着行李下车后,还是不免有些懊悔,一本书就这样与自己失之交臂了。后来我忘了此事,没想到半年后,我收到女孩寄来的挂刷,除了书外,还有她的附言,上写“读书真好,感谢你让我爱上了阅读。”此时,我真是欣喜不已。

  后来,我又知悉张晓风与我母亲同龄;跟席慕蓉是至交;童年的她曾在南京待过,写过玄武湖的莲,中山路的梧桐树……以及她胸怀的博爱之心,体现在她的《从你美丽的流域》中。文字记述她在香港进修时得知医院紧缺血浆,看到人们排着长队在献血,或许被这情景所感染,促使她毫不犹疑加入其中,默默地献出自己的血液。感人的文字让人百读不厌,为此我还摘录不少句子,并在书上做了一些标记。

  去年秋末,我发现书里订书针的锈迹侵蚀了纸张,怕影响了美观,于是我取下订书针,用蜡线缝起来,看来还不赖。不错,人们每去一地,提起特产,总会想到美食,其实书也如此。在异地能淘到一本好书,也会给人带来愉悦,作为永久的纪念,就如我在西安邂逅的《从你美丽的流域》这本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品鉴
总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乡愁唤醒乡情
爱上南昌,从图书馆开始
一本书的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