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保障有依靠

——于都县纵深推进医养融合体制机制创新

  郭洪福 本报记者 邹晓华

  “以前,去乡卫生院看病,走路要半个小时。如今,养老中心有了医生,不出院门就能看病了。”近日,在于都县登贤养老服务中心医疗点,“五保”老人张其英患感冒治疗两天后,病情很快有了好转。了解到老人左眼看东西模糊,值班医生检查后,发现是患了白内障。“现在做这项手术是免费的。我们会安排好去医院做手术。”医生检查完后说道。贴心的医疗服务,让82岁高龄的张其英笑得合不拢嘴:“要是眼睛好了,我还能下地种菜。”

  今年2月,小溪乡卫生院根据于都县统一部署,在登贤养老服务中心开设医养结合医疗点,添置复苏气囊、制氧机、雾化器等医疗设备,配备治疗室、输液观察室、药房及3张病床,每天选派1名医生和护士实行全天候值班。68名在院老人从此有了坚实“医”靠,足不出“院”就能获得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健康体检等服务。

  记者在登贤养老服务中心医疗点看到,这边护士忙着给输液的老人更换药水,调节输液速率。那边,值班医生肖俊廷和中心护理员为行动不便、患有高血压的黄有娣测量血压。“按我教您的用法用量吃这两种药,过几天再来给您量血压,看看治疗效果。”当发现黄有娣的血压控制不理想后,肖俊廷耐心指导用药,反复嘱咐老人按时准确服药。

  据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军介绍,中心运行后,医疗点紧接着就开设起来,实现了住院老人养老、医疗无缝衔接,确保了在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近年来,于都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将民生重心调整至更多关注“一老一小”项目工程,以“健康+养老”模式纵深推进医养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推进养老和医疗硬、软件要素深度融合。该县把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列入2022年改革任务清单,实施销号管理。按照养老院建设、医疗机构布局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的“四同”要求,通过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内嵌式卫生院分院(医疗服务点),在全县二级以上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就近规划建设医疗和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力量兴建社区医养结合型医院,推动产权公有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等多途径,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时空零距离无缝对接,形成覆盖集中养老和分散居家养老的医疗健康便利服务圈,强化全县广大老年人健康保障“医”靠。

  目前,该县卫生健康、民政、财政、医保等部门联手,加紧调度推进医养结合步伐。截至2月底,葛坳曲洋光荣敬老院等11家新建养老机构同步建成院内嵌入式医疗点,各类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上在本院内或本乡镇范围内就可以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广告
我省开展赣鄱无农民工欠薪项目试点工作
健康保障有依靠
生态修复
“首违不罚”让执法有温度
芦溪好小伙救人不留名
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产业发展富村利民
永丰拓展社会救助功能促乡村振兴
大山里的“移动课堂”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