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山里的“移动课堂”

  侯艺松

  “袁老师,你明天什么时候来?”3月29日中午,家住丰城市荷湖乡高峰村的范荔城、范荔园兄妹在家门口拉着希望小学校长袁火星的衣袖,依依不舍地问道。“我明天早上就来,今天给你们布置的作业要好好完成。”说罢,袁火星将小黑板扎紧在摩托车后座,“荔城、荔园明天见。”

  “袁老师再见!”“袁老师明天早些来!”兄妹俩挥着手,目送着袁火星骑着摩托车的身影消失在小巷中。

  午饭过后,袁火星来不及休息,又骑上载着小黑板的摩托车,前往另一个学生的家中……

  袁火星任职的荷湖乡希望小学有24名学生,由于疫情原因,学校停课,转为线上教学。“有几名学生住在山上的村里,家里没有上网课的条件,每天在家不学习怎么行?”这成了袁火星最牵挂的事。于是,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袁火星开始骑着摩托车,带着小黑板、书本等教学物品,从3月21日起,每天穿梭在高峰、希望、杜家3个村庄,为没有条件上网课的学生送教上门。

  今年读3年级的范荔城、范荔园兄妹居住的高峰村位于荷湖乡玉华山上,“他们兄妹是留守儿童,功课一直很好。”为了不耽误学习进度,停课后,袁火星每日要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骑40多分钟的摩托车,到兄妹俩家中给他们上课,并时常与他们谈心、做游戏,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帮助。

  袁火星说,他并不觉得辛苦,因为这些山路,他已经走了43年。

  土生土长的袁火星从17岁开始,就在荷湖乡一所小学任教。43年来,他换了一所又一所小学,始终没离开这里。“我生在荷湖,长在荷湖,我的初衷就是把家乡的孩子教育好、呵护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广告
我省开展赣鄱无农民工欠薪项目试点工作
健康保障有依靠
生态修复
“首违不罚”让执法有温度
芦溪好小伙救人不留名
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产业发展富村利民
永丰拓展社会救助功能促乡村振兴
大山里的“移动课堂”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