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发展富村利民

  林海宾 本报记者 邹晓华

  400亩包菜长势喜人,菜叶上晶莹的露水闪着亮光……近日,记者走进万安县弹前乡新桥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近年来,该乡以“村企合作、群众参与”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农户、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弹前乡是万安县的一个山区乡镇,受地理位置和光照影响,大部分只种一季水稻,而且多为沙地,效益不高。如何向低效耕地要潜力?2021年,该乡结合土壤富硒优势,以“村企合作、群众参与”模式,集中流转冬闲田、低效田,建设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引进企业发展富硒果蔬种植。

  果蔬种植从育苗到采摘需要大量劳力,给周边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建成后,不仅让他们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还能从务工中获取收入。“我在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果蔬大棚务工,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老伴在示范园打零工,一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算下来,我们夫妻俩一个月有八九千元收入。”62岁的新桥村村民卢先祯笑着对记者说。

  同时,弹前乡政府将种植示范园作为干部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引导有意向的群众到示范园务工,学习掌握种植技术,参与富硒果蔬种植。

  目前,种植示范园已建成果蔬设施大棚100余亩、露天种植蔬菜400余亩。“接下来,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丰富蔬菜种类,下半年再流转600亩土地种植玉米和萝卜,实现包菜、玉米、萝卜轮种,进一步激发土地潜力,让更多群众获利。”展望未来,弹前乡党委副书记李承意信心满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三农
   第12版:广告
我省开展赣鄱无农民工欠薪项目试点工作
健康保障有依靠
生态修复
“首违不罚”让执法有温度
芦溪好小伙救人不留名
锦旗背后的暖心故事
产业发展富村利民
永丰拓展社会救助功能促乡村振兴
大山里的“移动课堂”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