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颖
本报记者 洪怀峰
邮箱:404256486@qq.com
电话:13607089528
8月28日,热浪翻滚,烈日刺目。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巡护员谢国荣与往日一样,进入鄱阳湖核心区北深湖巡护。
北深湖是鄱阳湖中秋冬季节才显露的一个“湖中湖”,又称秋子湖。青青的苔草、裸露的洲滩、纵横的河汊、浅水洼地……今年59岁的谢国荣自小在鄱阳湖边长大,他告诉记者,往年这个季节,这里全是一眼看不到边的水。今年,秋子湖提前3个月“露面”,还是头一次见。
水文资料显示,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鄱阳湖刷新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低枯水期记录。
鄱阳湖遭遇罕见干旱,给保护区生态、水生生物和越冬候鸟“食堂”带来隐忧。为留住鄱阳湖“生命之水”,保护区探索“协同管湖”,呵护国际重要湿地,守护候鸟天堂。
夏秋连旱,“湖中湖”生态价值凸显
站在保护区,放眼望去,只见白鹭、池鹭、夜鹭、苍鹭等鹭科鸟类成群结队,尽情享受“全鱼宴”。
“苔草已提前长成绿洲,到冬候鸟迁入时,纤维化程度会很高,这对以苔草等为‘口粮’的雁类觅食是不利的。”近日,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戴年华特地走进鄱阳湖南矶湿地,对旱情之下的鄱阳湖生态状况进行调研。
戴年华向记者介绍,丰水期,鄱阳湖烟波浩渺,枯水期,隐藏在鄱阳湖水底的秋子湖就显露出来。湖区的渔民,根据鄱阳湖夏盈冬枯的特性,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渔业生产方式——控水捕鱼。鄱阳湖禁渔之前,他们通过在秋子湖四周筑起堤坝,修建闸口,形成大小不一的“堑秋湖”。丰水期时,鱼虾跟着湖水进入“堑秋湖”。到了枯水期,湖水退去,留下部分水和鱼虾,渔民通过闸口逐渐放水,收获鱼虾。此时,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刚好抵达,“堑秋湖”为其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和更多的食物。
“南矶湿地是鄱阳湖的核心区之一,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赣江进入鄱阳湖三角洲的前沿,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的重要节点。来鄱阳湖越冬的水鸟,有八成栖息在秋子湖中。”戴年华告诉记者,今年鄱阳湖遭遇夏秋连旱,将牵动鄱阳湖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湿地动物动态变化,水生生物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在这一背景下,“湖中湖”生态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协同管湖,“生命水”润泽鄱阳湖生灵
“没有水的鄱阳湖是没有生命活力的,罕见的干旱背景下,要千方百计留住生态用水,留住了‘生命之水’就留住了鄱阳湖的生灵。”戴年华向记者介绍,早在鄱阳湖实施十年禁渔之初,省科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联合组成的“鄱阳湖越冬白鹤生态与保护生物学研究”项目组,就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要加强鄱阳湖秋子湖生态管理,对有闸口的秋子湖实施生态修复和水位管控,在充分保护水生生物的前提下,为越冬候鸟取食提供一定的适宜条件。但如何留住秋冬季鄱阳湖的“生命之水”,考验管理者的担当和智慧。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站长万松贤告诉记者,鉴于秋子湖生态价值的重要性,他们已与保护区内的“3村1厂”(红卫村、朝阳村、向阳村,红石采石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管护秋子湖。
“我们组织动物与湿地生态专家,根据越冬水鸟需水规律,制定秋子湖管理计划。从退捕渔民中聘请管湖员执行管理计划,工作内容包括秋子湖水位调控、水闸及圩堤的维护、环境卫生的维持等。”万松贤向记者介绍,今年7月份以来,保护区管理局已通过“协同管湖”,争分夺秒控水保水。目前,已完成9处闸口的闸板更换、清淤工作以及6处被冲毁堤坝的维修工作,涉及水域面积达5.37万亩。
“渔民全部转产上岸,秋子湖也从控水捕鱼转变为控水护鸟,主要作用是把丰水期的水截留下来,以保证秋冬枯水期需要的水量,为越冬候鸟留足口粮。”南矶乡党委书记夏祖冠也表示,鄱阳湖南矶湿地不仅是国际重要湿地、东亚候鸟极其重要的最大越冬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物种基因库,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作为保护区所在的社区,有责任通过“协同管湖”,留住“生命之水”,携手呵护国际重要湿地。
“鄱阳湖有大大小小的秋子湖102个,其中保护区内有22个。”戴年华认为,秋子湖夏季可以用于防汛,冬季可以储存一部分水,缓解干旱。在夏秋连旱的背景下,“协同管湖”为加强鄱阳湖“湖中湖”生态修复,利用秋子湖调控湿地秋冬季生态用水,保护越冬候鸟和水生生物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