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 邓雅婷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突出主渠道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加强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格局等多条举措,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取得实践成效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善用社会资源,建设“大课堂”。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培根铸魂、塑造生命、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这决定了思政课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只在课堂上讲,而应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高校应积极利用社会实践资源,大力推进校地、校企等合作,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让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科研院所以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成为思政课堂。通过各种沉浸式体验的“大思政课”,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善用数字资源,搭建“大平台”。办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要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网上网下融合发展、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要切实用好“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网络支持系统、“青梨派”大学生自主学习系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等为一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一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素材等海量资源,并鼓励教师开发思政课示范案例,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使用自主学习系统、自主创作作品,积极开展思政课微动漫、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此外,高校还应着力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建设运营好思政类网站、公众号等,大力打造形式新颖、参与广泛的网络思政品牌项目,不断推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善用人才资源,建好“大师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不断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涵养道德、锤炼品质、提升技能,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高校还应探索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有针对性地从社会各条战线遴选一批优秀师资,形成专兼结合、相互协同的育人合力。一方面,可以选聘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名师大家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讲授思政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兼职教师制度,形成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以及红色基地讲解员、志愿者经常性进高校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确保思政教育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第06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第12版:专题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