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萍乡讯 (记者尹晓军、刘启红)今年以来,萍乡市把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着力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化、网格化、数字化、法治化,构建坚实的基层统计阵地,以高质量统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规范化建设,萍乡市相继出台《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萍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萍乡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同时,设计整理了一套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资料规范化模板,明确了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工作岗位职责,有力推进了基层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聚焦网格化建设,萍乡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人员网格库,逐级负责、层层把关数据质量。建立健全网格化走访服务制度,市、县(区)、乡镇(街道)统计机构根据任务分工确定走访对象,加大对“五上”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联系帮扶力度,落实助企纾困解难政策。比如,安源区通过推行包产业、包企业、包项目的“三包一助”网格责任制,助力纾困解难,把责任压实到分管副区长、职能部门、属地镇街委,强化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聚焦数字化建设,萍乡市依托现有的联网直报和智慧统计平台,拓展平台功能,积极推进电子台账建设。目前,该市有33家企业成为电子台账试点单位,通过统一的软件系统,逐步实现智能抓取企业原始记录,自动加工生成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升了企业数据质量。此外,紧扣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以“培训+钉钉直播”“培训+随堂测试”“培训+随机提问”等形式,为基层统计人员“充电”,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聚焦法治化建设,萍乡市以强化统计监督职能为抓手,推动构建“1+9”监督机制。启动拉网排查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开展“五上”企业“应统尽统”排查,挂图作战,实行销号管理。并要求各县(区)强化属地管理,夯实主体责任,挖掘经济增长点,确保应统尽统、“颗粒归仓”。今年以来,该市利用“双随机”专业核查等形式,加强重点监督和日常监督,对92户“五上”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对50个统计调查单位开展入退库核查,保障了统计数据质量。1至9月,该市累计新增“一套表”法人单位216家,同比增长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