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又到进博时间。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连续第五年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东方之约”。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与不确定的全球局势,“进博磁力”依旧强劲: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持续“返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均有企业前来……
2022年恰逢欧莱雅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5周年,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告诉记者,25年来,公司持续投资中国市场;2021年,上海升级为欧莱雅北亚区总部,今年10月,欧莱雅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在苏州奠基。
“进博会助力更多展品变商品,这不仅给予欧莱雅展示新品、发现机会的广阔舞台,更增强了我们和中国同向同行、相互成就的信心。”费博瑞说。
“头回客”变“回头客”,再变“常驻客”,背后的魔力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带来的投资环境之变。
如今,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日益显著,溢出效应持续放大。据统计,前四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15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
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后首场重大国际展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未来发展新蓝图进一步增强了众多国际参展商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郭木表示,面对挑战,进博会年年如期举办,彰显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底气,更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实实在在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第五届进博会还未开启,毕马威就成为第六届进博会预签约企业展商之一。
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表示,作为重要的全球交流平台,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分享蓬勃市场机遇的窗口,展现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为疫情之下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也吸引跨国企业继续为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新华社记者 邹多为、侯雪静、周蕊
(据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