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期导语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写生的黄金季节。本期艺术版推介两位特别重视写生的本土学院派画家,一位是江西油画的代表性人物、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马志明,一位是江西画派研究会副会长、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宋小敏。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马志明,江西油画市场的开拓式人物,他的作品曾一度成为本土油画市场收藏的风向标。马志明专业素养深厚,本科毕业于江西师大美术系,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是江西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上斩获铜奖的第一位油画艺术家。他不断创新画风画境,在超凡脱俗的油画审美中孜孜以求人文内涵的深层表达。无论是早期反映陕北梯田窑洞的“印痕风化”系列,还是后来呈现徽派建筑印象的“屋漏痕”系列、抽象表达自然痕迹的“墨与油墨”系列,他的创作灵感均来自于写生,来自于对社会文明的深刻洞察,来自于艺术之变的自身“生命冲动”。2021年底,他在鄱阳湖南矶山的一组写生,冬日里金色的枯枝残叶,雪景下的清冽湖面,既有西方油画的节奏韵律,又有国画皴擦的肌理质感,妙境如斯,令人遐想。艺术探寻无止境,马志明在致力于让世界看懂中国油画、看懂江西油画。

  艺术美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宋小敏,是一位喜欢在行走中用丹青抒怀的画家。他经常深入当地明月山等地采风写生,描绘山川秀美,记录乡村风貌。曾赴欧洲、日本等地写生考察,多幅作品参加在奥地利举办的艺术联展。20世纪90年代,他曾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著名画家、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宋小敏独特的山水面貌对于画坛具有启示意义。其时,山水画创作和讨论的热点在于南北两“派”,即肇始于南京的“新文人画”和以北方地区为主的“密体山水”。宋小敏在尊重传统与现实的基础上,不期然地进入了“法自用我法”的创作状态。他用一种“中黑”的墨色和松散的笔触营造对山川浑厚实体的感觉,融勾、染、皴、擦于一体,塑造他心中的山水世界。“实”不过于具体,“虚灵”又不空洞,树木、山石、坡地、村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以勇于探索的勇气和务实的求知精神,形成了“别出一峰”的气象。(刘之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天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安义观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民生
   第09版:聚焦
   第10版:井冈山
   第11版:读书
   第12版:艺术
本期导语
宋小敏:丹青传情别样浓
马志明:油画意韵臻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