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
“过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3月7日,春光明媚,在分宜县新祉中心学校的“小荷菜园”,十几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畦平地、开沟松土、采摘菜叶,逐渐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劳动技能。“没想到平整土地有这么多技巧,要刨三遍土,撒上点谷糠,土壤才会疏松。”“我学会了开沟,到时候就可以在沟里播种了。”“以后吃上自己种的菜,感觉会更美味。”劳动中,他们互相说着自己的感受。
“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举措。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劳动教育又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新祉中心学校校长袁海辉介绍,2020年,学校利用一块空地,建成面积778平方米的菜园,精心规划菜品和种植区域,打造“特、小、美”菜园子,让它发挥出“一地五园”功能,即师生们的蔬菜园、趣味园、技能园、文化园、育人园。
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还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生产生活中蕴含的智慧。袁海辉告诉记者:“依托菜园子,学校邀请农技专家,指导孩子们学习农业知识,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
该校开设种植、除草、施肥、浇水等特色劳动课程,每个星期上一次劳动课,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劳动技能比赛,每个学年开展一次丰收节,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引导他们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
如今,新余市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辟“小荷菜园”,将小菜园变为劳动教育大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劳动乐趣,培养勤俭节约意识,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