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 陈富国 敖 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有助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资本逻辑,致力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西方现代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伴随着货币、分工、商业等发展同步生发并成长起来的,它最明显的特征即在于受资本的驱动。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资本的目的不是满足需要,而是生产利润”“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这种被资本逻辑统治的现代化,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勾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方面,它偏向资本家的私人利益的获取。另一方面,它无视广大劳动群众公共利益的获得。“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其结果必然是私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侵蚀。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作为“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的政党,在利益观上坚持为所有人谋福利。可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将为解决共同富裕这个人类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致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制度的建构和改革都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人民既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实际推动者,又是改革成果、制度红利的实际享有者。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制度设计上,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在社会制度设计上,以共建共治共享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等。通过一整套科学完整、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架构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将人民至上逻辑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不仅在发展主体上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劳动人民参与治理国家各项公共事务的权利,而且在发展成果上坚持利益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享有。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西方现代化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逻辑代表的只能是拥有资本的资本家的利益,工人阶级由于不拥有生产资料,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存资料,只能得到片面的畸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品格。可以说,中国推进现代化的过程,是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民健康稳步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一方面,必须敬畏自然,对人类的实践活动要有所约束,在实践活动中凸显“物的尺度”,使自然既能充分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能最大限度按照其自身规律运行。另一方面,必须意识到系统的共生本质,自觉树立共生理念,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它扬弃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理念,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窠臼,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积极协调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过程,具有深刻的文明示范性。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资讯
   第12版:产经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大历史观不仅是“看到”,更是“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