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吉安县86家合作社活跃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服务——

“田保姆”让种地更省心

  肖振华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歆

  4月15日,春意盎然。记者走进吉安县敦厚镇范家村,往年阡陌交错的田块,如今已被平整为适合机械作业的场地,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

  “前些年农户种田积极性有所下降,与外出务工相比,田间劳作非常辛苦,收益也不高,有些地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收成还无法保证。因此,不少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部分田地出现撂荒现象。”村民范建峰告诉记者。

  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近年来,吉安县针对农村部分地方有效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大力培育种粮大户,组建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土地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的托管服务。

  “全县已有86家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代耕代种服务,代耕面积达4.58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42万吨以上,全力当好农户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田保姆’。”吉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宋章群表示。

  实行代耕代种,农民收入几何?范建峰算起了账:“一亩水稻产值大约1200元,代耕代种费用在450元左右,化肥农药要250多元,除去成本,一亩地收益近500元,再加上农资和稻谷补贴等,一亩地收益700元没问题。关键是托管后,我们可以放心在周边工厂打工,平时只需要照看一下田地即可,一举两得。去年,我家收入有7万多元。”

  农户得益,合作社也在政策、技术和金融扶持下日渐壮大。“像我们这种省级优秀农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代耕代育服务的,政府不仅定期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和种粮风险防范技术指导,还给予每亩25元的育秧补助和20元的机插秧补助。今年,光政府补贴就超过9万元。”种粮大户袁金仁说。

  如今,吉安县正在全县范围内加大耕地抛荒整治力度,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托管,努力让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视线
   第06版:广告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学与思
   第11版:教育
   第12版:公益广告
我省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
“田保姆”让种地更省心
抚州创新推出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全省首个红十字应急救护与生命教育人才联盟成立
强服务 护春耕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
培训“法律明白人” 助力法治建设
一线监督守护“粮袋子”
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