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强农助力水稻生产

  近日,在上栗县上栗镇达塘村,插秧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廖德其正带领村民开展机械化插秧作业。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滑落,稳稳地立在田里,不一会,一片片水田便披上了“绿装”。

  集中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模式得到了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以前的达塘村农户数量较多,土地碎片化,导致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投入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为解决耕种难题,达塘村“两委”决定改变思路,将土地流转,由合作社统一规范种植。

  “我们合作社流转了达塘村的350亩农田种植双季稻,以前,请人工插秧一天,一个人就只能插6到7分田,现在使用机器插秧,每台机器一天可以插40余亩。”上栗县店前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德其说,为提高春耕生产效率,今年年初,合作社新购置了2台插秧机,还聘请了20余名当地村民对廖家湾集中育秧示范点的秧苗进行分盘、拔苗、转移,为机械化插秧做好“补给”工作。

  上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秦英介绍,今年以来,上栗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政策,统筹调度450台农机设备,选派100余名农技骨干深入一线开展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储备各类农资2940余吨。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指导等举措,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对种植双季稻的农户,县级奖补300元/亩、乡镇叠加奖补200元至450元/亩,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效打下坚实基础。(梁 欣  余 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教育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资讯
   第12版:财贸
《药护安全,同心同行》专题系列宣传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企业发展
织密抽检“监测网” 筑牢安全“防火墙”
预授信10亿元 支持面包产业做大做强
打通金融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软实力
科技强农助力水稻生产
深化“五型”政府建设 培育产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