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倪可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优质护理离不开专业护士。近年来,在医疗学科细化和患者就医舒适化需求下,我省各医院护士坐诊的护理门诊越开越多。
5月10日上午,在南大二附院东湖院区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在该门诊负责人范彬的精细操作下,一名患者的手臂放置了一根用于化疗药物的静脉输注导管。“千万要记住,打管的这只手不能提重物,洗澡时要用保鲜膜把针口保护好。”范彬一边确认置管情况,一边向患者及其家人叮嘱注意事项。随后,马上招呼下一名预约患者,做起了术前准备。一旁的同事向记者介绍,范彬是有名的“范一针”,不管是超低体重婴儿,还是96岁的高龄老人,她总能“一针见血”置入导管,为患者置入一条条稳定安全的“生命通道”。2012年,范彬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证。
作为全省最先成立多学科静脉治疗专科的PICC护理门诊,为更好地给患者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延伸护理服务,南大二附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让患者与医院的距离不再遥远;运用微信群为基层护士答疑解惑,交流PICC置管护理方法,保障患者安全的静脉通路,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
从打针发药的“打发”护士到医疗系统半边天,越来越多护士在岗位上主动学习,成为与医生并肩战斗的完美搭档。江西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张燕便是这样的专家型护士。
见到张燕时,她正在病区忙碌。当天早上,科室医生们讨论了19床患者的胃反流情况,决定请她带领护理团队来制订护理方案。“经过辨证、观察,我们已初步拟定中医护理方案,等待与医生商量。”张燕说。
虎符铜砭刮痧、温灸刮痧、热敏灸……聊起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张燕很是自豪:“中医护理特色技术逐渐获得患者的认可,每次上护理门诊为患者诊断、治疗,常常忙不过来。”作为带教老师,张燕一边做诊疗,一边要带着各社区市医院来学习的护士交流业务。
不仅打针发药,还要会诊治疗、搞学术科研,越来越多的护士在岗位上主动学习,通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成为护理领域的专家型临床护士。
“护士在一线切实推动了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人类健康和医疗保健作出了重要贡献。专科护士的发展对保障医疗技术的有效和安全、满足患者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需求、促进专业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有着重要作用。”省护理质控中心主任毛美琪表示。
据介绍,近年我省护理事业发展良好,护理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6个、实习基地78个;在我省14.4万余名注册护士中,有国家级专科护士218人、省级专科护士15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