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研赋能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南昌大学二附院科技创新力位居全省首位带来的启示

  近日,由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和健康界联合推出的《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发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荣获专利申请量全国第13名、综合排名全国第35名,并获得进步最快榜单第17名的佳绩,位居全省医疗卫生单位首位。

  全国三甲医院创新转化综合排名35名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是国内首个医院创新转化榜单,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申请量、专利转化量六个维度,对全国三甲医院进行排名,为国内医院基于专利基础上的医学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准确、权威、高效的行业指引。该榜单已成为中国医学创新的标志性名片,建立了中国医学创新转化领域共识机制,被称为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琅琊榜”。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医院实现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医院高度重视医学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通过修订管理制度、优化收益分配、增设组织机构、强化人才培育等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增强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的内驱力。在今年发布的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中,该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综合榜单第35名、专利申请量榜单第13名、进步最快榜单第17名、专利转化量榜单第27名、专利授权量榜单第49名,意味着医院在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上走在了全省前列。

  搭平台建机制释放新动能

  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该院组织修订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案》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范畴、形式及监督职责,优化了审批程序,实现了闭环管理。同时,优化收益分配,在省内医疗单位中,首次落实将转化净收益的90%以上奖励给作出重要贡献的发明人,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对成果转化的实际贡献相匹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与主动性。

  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立技术成果转移中心,负责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管理工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奖励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整合现有基础与临床相关学科的优势科技力量,围绕医学领域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及产品研发……近年来,该院依托完善的组织机构,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系统化的服务和支持,释放科技创新动能。

  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在强化人才培育方面,该院先后自主培育了3名江西省技术经纪人,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能够有效对接需求方与供应方,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专业化的服务,让科研人员专注于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后续,医院还将按照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的有关部署,逐步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聘体系和职业晋升通道。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实落地,该院成果转化效率和数量逐年提升,形成了“积极申报专利、推进临床转化”的良好态势,已有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正逐步从应用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据统计,2022年,医院共申请专利403项;获得授权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签订专利权转让合同12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造江西省医疗领域科技奖“双冠”纪录,为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张孟之 杨新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昌大学二附院科技创新力位居全省首位带来的启示
省妇幼保健院——~~~
南昌市精神卫生中心——~~~
~~~——记南昌大学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彭小平专家团队
~~~
~~~
~~~
~~~
~~~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学与思
   第08版:金融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健康
   第11版:法治
   第12版:财贸
科研赋能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四胞胎宝宝平安诞生
筑牢廉政“双防线”
守护生命的“心路”
图片新闻
信州区用心建设安置房
定南发动群众拧紧“水龙头”
“解忧密码”化矛盾解民忧
确保前湖水环境长治久清
谈在点上 暖在心中
方大萍安钢铁获评“钢铁绿色发展优秀企业”
点亮美丽“村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