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明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保持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自始至终保持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勇气,确保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与苏区民众的血肉联系,为战胜国民党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提供了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苏区政府工作人员秉持勤政为民、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让党的形象日益高大,让苏区民众相信党和政府的领导,让苏区民众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前仆后继。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自身的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廉洁自律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腐败分子实行零容忍,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廉洁意识。党和苏区政府通过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开办培训班等渠道,拓宽廉政教育平台,构建完整的廉政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意识。同时,在宣传阵线上,苏区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做好教育引导,先后刊发了《严厉肃清贪污腐化分子》等倡导廉洁的文章,推出了一批反腐倡廉文艺作品,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引导。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反腐体系。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区政府非常注重制度建设,通过民主制度、财经制度、巡视制度、节约制度等规章制度,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反腐体系,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充分保障。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发布了第二十六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带有法律性质的文件,对贪污浪费行为制定了量刑标准,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惩治贪污腐败行为的决心,也标志着中央苏区反腐运动步入法制化轨道,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
发挥监督作用,防止滥用权力。中央苏区时期,党和苏区政府高度重视廉政监督工作,建立起一套立体监督体系。一方面,通过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控告局,专门受理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干部的控告,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苏区政府还借鉴传统惩治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比如,发挥司法监督作用,大力加强司法机构,创建革命法庭、革命法院等;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几乎所有的苏区报刊上开设揭露缺点错误、批评干部的栏目,严厉打击不正之风。
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坚持和弘扬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总结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历史镜鉴。
第一,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廉洁底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和纪法意识,恪守廉洁底线,清醒认识严的主基调始终不会变,只会越来越严,不会“歇脚松气”“告一段落”。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党员干部也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以先进榜样激励自己,把牢正确航向,忠诚干净担当,走好人生每一步。
第二,要坚定不移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是强化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的重大举措,对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党正团结带领人民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坚决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维护党的先进纯洁。
第三,要发挥政治监督的引领保障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政治监督,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落实机制,督促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履行好政治监督职责使命,坚持不懈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具体化,让政治监督的保障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以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做好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谋复兴各项工作中去。
第四,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必须严字当头、一严到底,坚持严管严治,让监督抓在经常、严在日常。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推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更加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做实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作者系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