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昌市新建区以“两整治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为主抓手,进一步加强外出交流学习力度,持续改变农村环境面貌,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绘就秀美乡村新画卷。
外出取经 善学善思善作为
为进一步学习先进经验,高质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7月9日,由新建区区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学习考察组来到萍乡市湘东区、高安市考察学习。
走进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考察组一行听介绍、看文创产品、观美术展览,深入了解该村历经人居环境整治、零799艺术区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成为生态宜居、产业振兴的秀美乡村的过程。“江口村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大塘坪乡将围绕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和汪山土库景区,特别是要依托即将开展的汪山土库二期工程建设,重点对景区周边的村庄区域进行合理化的规划和改造,把农文旅资源融合起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新建区大塘坪乡乡长吴铭说。
在高安市上湖乡富硒辣椒产业园、祥符镇西湖罗家村,考察组一行听讲解、看产业,详细了解乡村振兴产业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考察中,大家一致认为,高安市以“党建+”为总抓手的做法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在日后的“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中,将认真吸收学习考察成果,结合各自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新建区乡村振兴建设增色添彩。
党建引领 夏日攻坚齐发力
近日,走进新建区西山镇茅岗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一块印有“中共西山镇村庄环境整治夏季攻坚行动指挥部石堎片区临时支部委员会”字样的牌子被挂在了醒目位置。该临时党支部37名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到村庄环境整治“夏季攻坚”行动中来。
为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夏季攻坚”行动,西山镇成立了1个临时党委和5个临时党支部,并在各自然村吸收了1至2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支部,带动群众对村庄内的垃圾、杂草等进行集中清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让村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
“原来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杂物垃圾乱堆乱放,环境很差。现在,残垣断壁被清除了,杂草被清理了,我们老百姓对这项工作都很支持,相信以后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看到初步整治效果,茅岗村村民邹步芳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西山镇村庄环境整治“夏季攻坚”行动只是新建区大力推进“两整治一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区17条县乡道路升级改造和“白改黑”已完成初步设计;西二环沿线约28公里,涉及64个村庄的整治项目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实现了应拆尽拆、不留死角。
产业为先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当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新建区又迎来了赏荷旺季。游客在荷塘间观荷花、闻荷香,在田间地头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
在联圩镇蓝筹颐荷园,只见一朵朵或粉色、或白色的荷花立于笔直的茎端,圆圆的绿色荷叶铺满水面。在阵阵清风轻拂下,荷花摇曳,满塘清香,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游客来了,农村就活了。江西蓝筹颐荷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万国明介绍,这里平均每天能吸引来400多名游客。
助力农户增收,莲花表现积极,莲蓬也不甘落后。在昌邑乡窑西村樟树高家自然村,村民高学彪顶着烈日正在采摘新鲜的莲蓬。去年,他种了5亩荷塘,光靠卖鲜莲蓬就赚了3.5万元。“虽然辛苦,但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高学彪介绍,今年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8亩,预计收益可达20万元左右。
在新建区乡村振兴产业中,绽放的又岂止荷花。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围绕“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不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真正将农业发展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吴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