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外兼修绘新景

——定南县高品质城市建设见闻

  詹继成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 燕

  一年新增50.6万平方米城市绿地,市民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拥有3个城市商圈、2个夜经济区,小县城也能打造“消费之都”……

  近年来,定南县通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绿色涵养城市品质、商贸激活城市活力,精心描绘城市“成长坐标”,提升城市“发展指数”,一座开放生态现代化城市正悄然崛起。

  “红色”赋能城市治理

  清理小广告“牛皮癣”、将沿街电动车摆放整齐、打扫街巷卫生死角……夏日炎炎,在定南县城区的大街小巷,一抹“志愿红”抚慰着市民燥热的心。

  今年,该县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目标,以城区58个网格为主阵地,党员干部全员常态化参与网格化治理,通过因地制宜实施城市微改造、微更新、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该县建立县领导调度、例会调度、分组调度、专项调度和日常调度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施周六网格工作日制度。坚持问题导向抓治理,收集了各网格具体问题197个,全力“销号”解决,并推动问题整改569个。

  同时,该县坚持党建引领提高城市治理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深化“三报到两服务一评价”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机制(县直单位、党员、党代表到社区报到,服务网格治理、网格居民,建立一套评价机制),全县18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定期到社区报到并开展志愿服务,解决问题1300余个。

  “绿色”托起城市底色

  在城市建设中,面对寸土寸金的城市发展空间,该县并没有忽视市民对绿色生态的需求。

  休闲散步、游湖赏花、健身跑步……傍晚,位于定南县城北新区的“定南之窗”文旅商贸综合体开始热闹起来。“这里种满了树木、盆景和花卉,还有山水相连的景观湖,散步休闲很是惬意。”市民黄莲荷说。

  近年来,该县围绕建设全域旅游康养风景区,新建定南之窗、龙归湖、凤栖湖等景区。同时,通过“空转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打造城市“口袋公园”,城区新增绿地公园面积33.1万平方米,实现休闲场所全覆盖。

  该县投入8000万元,通过优化分类设施、完善运输体系和强化处理能力,探索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如今,垃圾分类理念已深入当地市民心中。目前,该县城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8%、参与率达90%。

  “金色”释放城市活力

  音乐美食、烧烤啤酒、帐篷集市……近日,定南县首届天台烧烤节开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消费。

  点燃夏日“夜经济”,是定南县释放城市经济活力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和系列促消费活动,不断完善夜间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丰富夜购、夜食、夜娱、夜游等夜间消费场景,健全夜间经济产业链。

  同时,聚焦打造“湾区不夜城”目标定位,该县建设了龙归湖商圈、龙神湖商圈、客家古城古街商贸特色街区,打造凤凰国际商业综合体和佳达城市综合体,引进冷链物流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打造了一批新的商贸消费聚集地。

  为激发消费新动力,定南县还做足特色美食“布衣宴”、足球和数字经济等消费文章,通过政策引领、消费补贴、活动谋划等举措,多管齐下促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打造南接湾区、北承赣州的消费城市。今年以来,该县累计组织30多家商贸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实现销售额5000余万元,发放消费券418万元,投入1000万元的定南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营,城市经济活力澎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定南县高品质城市建设见闻
~~~——记2023年度全省高校“最美辅导员”符雨薇
~~~
~~~
实现由“职务”向“职业”转变~~~
~~~
压实管护责任 建立联动机制~~~
~~~
~~~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5版:视线
   第06版:政文
   第07版:经济
   第08版:天下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三农
   第12版:产经
内外兼修绘新景
当好青春领路人
保供水
2023年江西社科学术社团活动季启动
月湖区全面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
图片新闻
宜春构建河湖治理新生态
我省首次推出献血纪念章
图片新闻
新余推出“心灵港湾”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