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欣
“新时代的税务人才应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涉税问题能力,做到为国聚财,为民谋福。”这一直是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税务系副主任王雯的工作目标。
今年是王雯从事税收教育的第七年。因为税收学专业性较强,如何在结合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同时,上好一堂学生坐得住、听得进、有收获的课?这个问题时常萦绕王雯心头。
为拓展实践教学,在“中国税制”课程,王雯以学校创建的首座税收票证博物馆为依托,带领学生参观展厅,开展生动直观现场教学,强化“以史鉴今”的税史教育和专业教育。年轻学生喜欢新事物,她便用好用活线上线下教学方式,课前让学生通过慕课视频预习;在课堂上,她引入课堂投票、测验、弹幕等功能丰富教学环节;课后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刷题小程序等智慧教学工具自主学习。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王雯寓思于课,将专业与思政相结合,从税制发展历史、改革战略、前沿问题等多个领域挖掘经世济民、家国情怀的思政元素;与“中国税制”团队一起探索构建能实时更新的“专业+思政”案例库,将思政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育人。2021年,她被教育部授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
王雯的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学校2021级智慧财税专业的学生詹嘉仪这样评价:“王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诙谐,教学案例紧跟时事,我们可以多角度、立体地感受到税收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眼中有学生,胸中有目标,心中有教法,王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学之道。年均教学工作量超过250课时,教学评价均为优秀;主持的“中国税制”课程被认定为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曾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称号;撰写的教学案例《关税中的制度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被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2022年度财政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
此外,王雯一直在财税理论与财税政策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参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赣江新区税务局等十余项委托课题,为地方税收治理献计献策。
在做好专业任课老师的同时,王雯还承担着班主任的职责。“要当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上的朋友。”接受采访时,王雯感触地说,“不同学生有不同性格,我会用他们习惯和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比如,活泼的同学就找他当面聊天,‘社恐’的同学就尽量微信、QQ沟通,不给他们心理压力。”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喜欢喊她“雯姐”。
为了让管理工作有能量、有温度,王雯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教育。她的班主任工作手册记录着和学生每次谈心的内容;让学生在每学年结束的时候写一份小结,总结本学期的成就与遗憾;通过线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未来的规划,便于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正确的就业观念。王雯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曾获评学院“雷锋班级”、学校优秀团支部、学校先进班集体;班级初次就业率和常规就业率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王雯自己也先后获得个人荣誉2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3项。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项目近20项……一项项荣誉见证了王雯的成绩与奉献,她在得到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可的同时,也成就了心中最美的自己。
“时代发展越来越快,老师在带领学生进步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我。我要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未来的交叉融合专业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为江西培育更多又红又专的税务人才。”王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