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
邮箱:404256486@qq.com
电话:13607089528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少老旧小区因规划滞后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出现停车位紧张等情况。由此引发的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影响着小区的安全与和谐,成为困扰小区治理的一件烦心事。近日,南昌市青云谱区青云谱镇万溪村农民公寓通过居民共商共治,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解决了困扰小区多年的停车难问题。
240辆车仅有18个车位
对于万溪村农民公寓的居民来说,停车难是生活一大“痛点”。万溪村农民公寓是安置房小区,建成于2005年。小区有414户,千余人。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规划时没有设计停车库和停车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郊的万溪村农民公寓逐渐成了城区,周边建起不少商品房,加上与南昌深圳农产品市场毗邻,不少外来人口也在小区居住,进一步加剧了停车难。
“我们调查摸排后发现,居民有轿车240辆,小区只有18个划线车位,导致大量轿车停在绿化带或单元楼下。”万溪村党委书记吁秋友向记者介绍,小区里的机动车每年都在增加,但是车位非常有限。有的居民乱停车,挤占了公共空间,堵塞了消防通道;有居民因为停车时见缝插针或者挡道引发口角纠纷;还有居民为抢占车位私装地锁,甚至常年摆放凳子霸位引发矛盾等等情况层出不穷。
对此,居民陈春波深有体会。陈春波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停车位太少,下班回家后已是“一位难求”,不得已只能将车停在绿化带。早上上班时,车子经常被两边的车堵得出不去,发生剐蹭是常有的事。
自治盘活260余个车位
吁秋友告诉记者,小区居民停车难,引发邻里纠纷、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表面看是停车位紧张所致,实质是小区治理出了问题。
“因为是安置房小区,长期没有物业管理,另外,对于车位的紧张问题,没有形成‘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解决机制,管理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吁秋友向记者介绍,为此万溪村农民公寓成立了物业公司,把党建与物业服务有机融合,党员干部带头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聚拢民心,如为小区居民跑腿修楼道灯等,拉近与小区居民的距离,同时成立业委会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进行监督。另外,通过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牵头,把居民代表等召集到一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起商量破解小区停车难办法。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小区里的事,居民一起商量着办。万溪村农民公寓的居民很快找到了破解停车难的办法,即盘活村里一块闲置多年的空地来新建停车场。这块空地有7000多平方米,另外,由村集体筹资,同步启动小区改造,把小区里的边边角角利用起来,做到车位“应划尽划”。
“近日新建的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小区已有260余个车位,新建的停车场配备了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位情况,部分车位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上有物业公司打理,不仅解决了停车难,还实现了规范长效管理。”吁秋友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给人的印象就是“乱”,犄角旮旯都塞满了车,现在通过居民自治,群策群力,合理施划停车泊位,不仅满足了群众的停车需求,还破解了小区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