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建区“稻-稻-油”轮作护粮农增产增收

  本报南昌讯 (全媒体记者康春华)“田里的中晚稻还没收割,为何如此着急育秧?”9月13日上午,记者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走访时发现,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秧车间内,数十名工人正在长约10米的气吸式精准育秧机前调试机器。“育的是油菜苗,等收割再生稻二茬后套种油菜。”公司生产部经理刘家兴指着一旁的油菜苗盘解释说,育秧工厂提前培育油菜苗,让油菜苗在育苗场先集中生长,等田空出来后进行移栽,有效解决了两季水稻后油菜种植生长周期不足的困扰。

  近两年,随着水稻机插技术不断推广,新建区种粮大户的水稻亩产连年走高。该区30万余亩早稻和再生稻头茬已喜获丰收,9月底至10月中旬,再生稻二茬和晚稻也将进入收割期。如今,机插技术更是运用到油菜种植上,为油菜套种争取生长时间。

  “‘稻-稻-油’轮作,既保证了产量,又提高了品质和土地生产能力。”刘家兴告诉记者,这两年,公司推广育秧工厂+机插水稻,增产效果显著。前两个月,公司的3400亩早稻和6200亩再生稻头茬,共计收获6000多吨粮食;中稻、晚稻和再生稻二茬共计2万亩也将进入收割期,丰收在望。

  保证秋粮丰收,要做好“虫口夺粮”。据鄱谷农业公司创始人、新建区种粮大户熊模昌介绍,公司正在利用植保无人机对2万亩水稻开展“一喷多促”作业。这项服务还覆盖周边乡镇的农户,为提单产促丰收打好基础。

  在赣江支流另一侧的象山镇,中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中亮告诉记者,机插也为他承包的700多亩水稻带来丰收,再生稻头茬亩产达1400斤,预计二茬每亩还有400斤,10月中下旬便可以收割。目前,合作社已对所有收割机进行了检修,提前为再生稻二茬和晚稻的丰收作准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特别策划
   第07版:经济
   第08版:骑遍神州大地 江西风景独好
   第09版:聚焦
   第10版:品鉴·艺术
   第11版:读书
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省纪委常委会会议召开
矿山复绿
新建区“稻-稻-油”轮作护粮农增产增收
积极构建新时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格局
深刻领会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凝聚“她力量” 逐梦新时代
我省严打涉网犯罪全力“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