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 霖 徐 铮 吴福清 摄影报道
丰收的季节,抚州市东乡区红星镇龙源村300多亩的太空丝瓜种植基地里,种植大户乐齐茂和村民正忙着采摘丝瓜。这里的丝瓜与众不同,个头大、形态好,每个都有1米左右长,一条条胖乎乎的丝瓜挂在藤蔓上分外喜人。
“这个太空丝瓜的品种叫‘天罗一号’,去年我种了15亩,今年扩大到300多亩,最近半个月进入了大面积采收阶段。”9月20日,乐齐茂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刚摘下的丝瓜要放在水里浸泡4至5天,之后甩干、去皮、晾晒,最后运往城区的江西美尔丝瓜络有限公司车间加工,制成布鞋、床垫、洁具、护肤品等产品。
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了15个面积较大、集中连片的太空丝瓜种植基地,辐射抚州临川、乐安等地,总面积9000余亩,带动6000多户农户从事相关种植、采摘、销售和加工。“我们以太空丝瓜为原料,已经逐步推出4大类298种周边产品,近两年还与高校合作,推出了洗发水、沐浴露,不断延伸产业链。”江西美尔丝瓜络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行政总经理陈芳介绍,太空丝瓜不仅成了一种地标性产品,还逐渐发展为一项特色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