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燕红 孙 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后,关于国家、民族、政党自信问题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范畴和命题,是党百余年奋斗成就与经验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要论断不仅开启了我们党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而且也蕴含了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自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出了内涵阐述,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并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最早表述。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次讲话首次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里重申了“四个自信”的概念。2021年,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2022年,党的二十大再次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凸显出坚定历史自信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道路自信决定方向和命运,理论自信确立信仰信念和思想指导,制度自信提供根本保证,文化自信形成精神支撑和心理基石,历史自信为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事实根基。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与坚定历史自信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形成合力作用。
我们所说的党的历史自信,既包括对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的自信,也包括对奋斗成就和奋斗精神的自信,还包括对世界贡献和文明创造的自信。历史自信源于“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成为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文化根基,为深化历史自信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第二个结合”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历史自信源于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党的根基与血脉,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因为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百余年来,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彻底摆脱了以往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这是我们党历史自信的深厚基础。历史自信源于党所创造的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领导广大人民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历史自信提供了现实支撑。
以坚定历史自信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既是一个溯本求源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关乎未来的实践问题。首先,要构建历史认知。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学习好、总结好党的历史,才能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次,要增强历史自觉。历史自觉是历史自信的理性彰显,体现党对历史动向的觉察和领悟、对历史发展的自信和追求。当前,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正在进行的是新的伟大斗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领导下,以高度自觉认清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将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融入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最后,要把握历史主动。历史主动是历史自信的行动转化,是我们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和最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正在以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历史创造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