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群众身心健康的“守卫者”

——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构建全省一流心理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纪实
医院参加华东地区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联合演练
医院举办第四届赣水之滨精神医学论坛

  近年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江西省精神病院)坚持差异化发展、融合发展新路径,科学统筹推进“一院两区”建设,充分发挥精神心理卫生专业优势,深耕学科、培育人才、聚力科研,开展特色服务、推进精准医疗,当好守护群众心灵的忠诚卫士。

  科学谋划

  推进“一院两区”差异发展

  一直以来,大众对“精神病院”“精神卫生中心”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类医疗机构就是单纯收治精神疾病患者。殊不知,心理疾病患者群体也是其收治的主要对象。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与歧视,无论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都存在“病耻感”,即便是普通心理问题,也拒绝或害怕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以致延误病情。

  2021年5月,由南昌市民政局管理的南昌市精神病院成建制划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至此,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拥有青山湖和青云谱两个院区,其中青山湖院区占地约4.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60张,开放床位1200张;青云谱院区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张,开放床位300张,医院办医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此后,“一院两区”同质化医疗、差异化发展,成为摆在医院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该院当即谋划在青云谱院区打造“心理+”学科体系,以收治心理、老年患者、康复患者为主,打造以心理服务及精神障碍康复为一体的大型心理康复中心。青山湖院区则以收治重型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和“三无”流浪精神病患者为主,建设成为精神疾病重症诊疗中心及公益诊疗服务基地。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提供差异化服务,同时探索开展特需服务,成为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22年5月27日,该院心理科整体搬迁至青云谱院区,成为该院“一院两区”建设规划落地的标志性事件。至此,心理科开放床位较以往翻了一番,满足了省内心理疾病患者的住院需求;依托智慧心身体验馆的良好硬件,利用心理科开放日等活动向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五星服务”体验,实现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面升级。

  “青云谱院区的运行,不仅为学科深耕提供了空间载体,还真正实现了分区诊疗,后续老年科、康复科的搬迁工作也正在酝酿之中。”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魏波表示,医院将青云谱院区打造为以心理治疗和慢性康复为主的品牌形象,让就诊患者逐渐消除精神病的“病耻感”。

  深耕学科

  打造国内一流精神心理专科品牌

  心身医学是一门交叉整合学科,是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科学,涉及普通内科、神经科和精神科。去年年底,经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认证,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被授予“高级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该院以“高级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构筑心身疾病多学科诊疗桥梁,为社会提供及时干预、诊断及规范化转诊的身心疾病诊疗平台,为进一步保障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器”。近年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强化培育特色专科,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实现学科全面升级。目前,医院设有精神科门诊、心理门诊、专家门诊以及情感障碍、儿童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专病门诊,住院部设有18个病区(包括精神科、老年科、心理科、儿少科),另设有公共心理卫生科和精神病学司法鉴定科。

  重点专科做“龙头”,亚专科靶向发力。目前,医院精神科系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老年科、心理科为南昌市首批“名科”,心理科系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期精神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各种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的诊治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经验,医疗服务覆盖全省及周边省份。

  3月23日,慢康女病区转迁至青山湖院区;8月28日,青云谱院区睡眠障碍门诊正式开诊……今年以来,医院新学科布局正有条不紊落地。“青云谱院区投入使用后,不仅是亚专科建设服务体量的扩容、服务模式的升级,更是医院在垂直领域的深耕细分,也为精神科与心理科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该院副院长陈海波表示,这两年根据两个院区发展的定位差异,医院正逐步推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人格障碍、强迫障碍、物质成瘾以及儿少科等亚专科的发展,一个日益成熟的心理学科群正展现蓬勃生机。

  引育留才

  激发守正创新活力

  近年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业务培训理念,将技能比赛纳入常态化业务建设,持续提升精神专科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综合素质优良的精神专科医护队伍,其医疗护理团队多次在全省业务技能竞赛中精彩亮相、屡获佳绩:在“天工杯”全省护理技能竞赛总决赛中,护士魏聪获全省“天工杯工匠”称号;在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命题竞赛中,熊建文医师斩获精神科专业一等奖;在今年华东地区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联合演练中,院长魏波率领江西省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队斩获最佳组织奖……

  该院医护团队的医疗技术能力与水平不仅在竞技赛场中得以彰显,同时也为我省精神专科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作出了应有贡献。作为南昌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江西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江西省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地,医院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并与高校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科研及教学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接收了一批又一批精神、心理硕士研究生在医院临床实习;连续六年完成省内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严把出口关,不断提升住培质量与水平,为我省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医学人文素养、基础理论扎实和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精神、心理专科人才。

  “心理科迎来了成立20年来第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的身体尚能坚持,在心理科专业技术上也有些积累,特申请返聘、奉献余热……”这是一位临近退休的心理科三级医师在返聘申请中的表述。近年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在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自主培育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吸引并留住了一批业绩突出的老专家,完善了人才链条、扩充了人才储备,进一步激发了医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活力和潜力,一支多领域、多学科医学教育背景的高水平人才梯队逐步显现。

  研防共举

  构建精神卫生服务闭环

  学术兴院,科技强院。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以科研的创新发展作为动力引擎,充分发挥中心在全省精神心理疾病领域的引领、集成、带动、普及作用,全力构建全省精神心理疾病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同步推进自主研发精神心理疾病临床与科研中关键问题与难点问题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广、转化一批成熟的诊疗技术,让医学研究成果能更多地惠及百姓,为全省精神心理疾病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2020年,医院获批“江西省精神心理疾病临床中心”;2021年,获批“南昌市生物精神病学实验室”。以此为依托,3年来,该院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西省科技厅项目3项,市厅级课题22项,在SCI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8篇,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杨远坚博士的《基于突触可塑性研究内源性硫化氢信号在早期生活应激所致认知和行为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项目,获得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资助金额52万元。此项目系医院建院以来首次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也是江西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中获批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江西省精神卫生科研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此外,该院打造的赣水之滨精神医学论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成功举办四届,秉持“慧聚赣鄱、鉴心论道”的理念,遵循以会促学、以学促进的原则,每年广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聚焦精神病院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实践命题开展研讨,共享国内现代化精神医学发展理念与经验。

  近3年来,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因在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突出,屡获省卫健委通报表扬。从“精神卫生”到“心理卫生”再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该院一直在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准确掌握我省精神卫生资源现状,医院牵头组织各设区市对全省精神卫生资源现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已列入重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电话、视频、入户等方式开展随访指导;每年定期派出专家参加全省各地的精神卫生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工作质量、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考核与技术指导,帮助各地解决主要问题,总结工作亮点和典型做法,为我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综合评分位居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扎实推进健康江西、平安江西建设,在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完成了全省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和抑郁症患病率基线调查,开展了南昌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诱因调查等课题;深入推进与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合作试点、南昌师范学院的校医合作等项目,为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全力支持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开拓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过江帆/文 李 霆/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构建全省一流心理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纪实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天下
   第05版:视线
   第06版:专题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映像
   第09版:民生
   第10版:政文
   第11版:综合
   第12版:公益广告
做群众身心健康的“守卫者”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