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城讯 (全媒体记者曹章保 通讯员陈钰芳)近年来,石城县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加大非遗文化传承力度,充分释放非遗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石城县坚持自主培训与“走出去”培训相结合,不定期举办石城灯彩技能提升培训班、非遗传承人新媒体素养培训班等,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家、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定期组织全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人才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和赛事,逐步完善本土非遗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石城县灯彩保护发展中心,指导组建各类非遗文化协会3个、培训机构6个、文艺团队60余支、制作基地5个,全县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50人,传承人群超2000人。
此外,该县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四进”活动,面向学生、市民和游客等群体普及非遗知识,展示石城非遗技艺,通过拍摄非遗人才专题片、短视频及制作非遗画册、书籍等方式,探索全媒体与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大非遗宣传力度,提高当地非遗知名度。开展“非遗进万家”“送戏下乡”等活动,编撰《灯彩艺术之光》乡土教材,挖掘整理出版《石城灯彩》《中国石城砚》等书籍,推动非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目前,该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16项、县级86项以及灯彩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