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迎盛会;千年药都,药香悠悠。
岐黄小镇会展中心药商云集、国药生香;名老中医义诊现场热闹非凡、人气爆棚;大数据展示馆的数字大屏字节跳动、一路攀升;“樟帮”药工炮制药材手法娴熟、技艺精湛……10月19日上午,在樟树市岐黄小镇会展中心,为期3天的樟树第54届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精彩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商药企嘉宾代表齐聚药都,共享一年一度的药界盛会。
作为久负盛誉的中医药品牌盛会,樟树药交会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历程,始终坚守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办会理念,不断注入新鲜元素,赋予新内涵,持续焕发蓬勃朝气与无限魅力。近年来,该市锚定“药都振兴”工作目标,大力实施“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充分发挥药交会品牌效应、中医药产业聚集效应和中医药文化优势,不断壮大医药产业集群,打好中医药文化特色牌,续写新时代“中国药都”发展新篇章。
旺人气 · 药都喜迎八方客
连日来,岐黄小镇会展中心人山人海、药香四溢,展馆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草药,以及智能高端的中医药器械等,前来洽谈业务、询价采购的客商代表、市民络绎不绝,一派热闹的交易景象。
老朋友如期而至,新朋友纷至沓来。“今年有东阿阿胶、片仔癀、扬子江、九芝堂等50多家医药知名企业参展,布置特装展馆100多个。”该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聂娅娜介绍。
今年的樟树药交会参会人员阵容强大,荟萃了国内中医药界领导嘉宾、精英人才,包括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及专家,国内大中型中药企业,中药材(饮片)生产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药、保健品公司代表,医疗科研单位负责人,全国中药材种养合作组织和全省各地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代表等。
“会展现场人气爆棚,参会参展的医药厂商超1万家,规模档次在全国各地药交会中不多见。”聂娅娜表示,本届药交会的参展品种3万多个,线上线下参会人员超千万人次。开幕式当天,交易额达133亿元。
樟树药业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1800余年不衰。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著名丹术家、道教始祖葛玄在阁皂山采药行医、筑灶炼丹,开樟树药业先河。三国时期樟树摆有药摊,唐代设有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清为南北川广药材总汇的“药码头”,至清乾隆年间,樟树人开的药店遍布全国,成为国内药界名声大噪的“樟树药帮”。
进入新时代,樟树市进一步聚焦中医药首位产业,强化政策集成,整合优势资源,在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激活中医药产业发展潜能,为中医药产业发展赋能增效,成为中医药发展典范。
壮集群 · 全链升级产业兴
“期待本次招商推介会,成为四海宾朋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新老朋友合作共赢的平台……”10月19日上午,2023江西(宜春·樟树)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樟树市相关领导向各地客商发出诚挚邀请,欢迎大家来樟考察指导、投资兴业。
与此同时,2023年助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暨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论坛,围绕“推进区域合作,打造全球中医药发展新高地”主题,探索推动中医药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湘赣粤港澳医药企业强强合作、互惠共赢。
乘着“药都”振兴东风,樟树坚持“链群配”,以中医药产业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不断提升中医药种植、加工、生产、流通、销售、研发等全产业链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总量做大、品牌叫响。目前,该市拥有医药企业42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0家,医药产业集群获评工信部中医药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全省五星级产业集群,列全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百强。
在该市福城医药产业园,仁和集团投资的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拥有丸剂制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等一流的“智慧车间”,昔日苦口难咽的药汤经过现代技术加工,摇身一变成为精巧的小药丸、甜甜的口服液,药效更加稳定可靠。
为推动人才、科技为产业赋能,该市出台《樟树市招才引智“新五条”实施办法》,每年招引1000名中医药等方面的中高级人才落户,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药都振兴。此外,医药企业纷纷建立研发机构,与各地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形成以仁和、司太立、天齐堂等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该市创建1个国家级平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中医药产业组建各类创新平台9个,创新载体37家,引进创新人才3626人。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该市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升级,突出政策引领和平台支撑,先后出台《关于引进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扶持奖励政策》《关于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等优惠政策,组建医药工业百强招商队,紧盯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医药行业百强等榜单企业开展招商活动,上海创诺、莫息生物等一批医药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在樟树落户、扩产,医药产业由“聚”到“巨”的趋势持续增强。
做强项目支撑,走稳振兴之路。该市在完善中药材市场、福城医药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中药饮片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医药数字产业园、医药化工园区等一批医药主题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力和项目承载力,打造开放“高地”、投资“洼地”,为落户企业提供“拎包入住”优质服务。今年以来,该市新签约项目69个,投资金额182.12亿元,其中亿元项目55个,医药项目40个,签约金额117.35亿元。
促融合 · 挖掘底蕴有魅力
铡刀起落白芍舞,药铲翻搅香气溢。
切制白芍、制备水泛丸、爆炒王不留行……10月19日上午,在开幕式现场,一场别具特色的中药炮制技艺展正在精彩上演,10余名药工纷纷登台献艺,向世人展示樟帮药工精湛的中药炮制水平,引来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声。
中医药文化发展离不开创新。近年来,该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以药促文旅、以文活药旅、以旅彰药文,做活“中医药+”新业态,推动药、文、旅三大业态融合互通,提升“中国药都”软实力。
同时,该市注重发挥药都资源优势,将药元素融入项目建设,倾力打造集中药贸易、产研转化、文化传承三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岐黄小镇、仁和863科技园、中药材种植观光基地、中医药主题旅游街区等,不断提升旅游内涵,丰富“药旅联动”场景业态。
延链补链推进中医药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该市依托江西省研学基地岐黄小镇,以“中医药文化+研学游”特色引流,让中医药文化旅游“活起来”;热敏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等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医药衍生出来的康养业,在当地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该市专门打造了樟帮中医药一条街,建设集诊疗、养生、展示、旅游、销售、研发、品牌的中医药特色街区,除了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上好中医需求外,还精心建造了樟帮非遗馆、九牛草馆等中医药文化展示平台,吸引了不少群众参观体验、打卡留影。此外,全市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中医综合服务全覆盖,形成了“镇镇有医馆、处处可把脉”的药都特色中医服务体系。
以药为媒,因商而聚;药香氤氲,硕果累累。奔跑在振兴路上的“中国药都”,迎来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时代,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新画卷,正在药都大地徐徐展开。
肖 龑/文 (本版图片由樟树市委宣传部提供)